“儒家維護是皇權統治,大國思想。”
“財團,是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二者不是背道而馳,而是相向而行,最後會猛烈碰撞。”
“再看看工業化,會誕生工人階級,而這些人是依託財團吃飯的,他們就會被財團鼓吹的什麼由啊的思想帶偏,去追求他們的什麼由,自然就成了帝制的敵人。”
“城市階級,本質就是工人階級,他們都在吃財團的飯。”
“而帝制,恰恰是懸在財團頭上的劍,皇帝一句話,就能讓他們九族皆亡。”
“在皇帝眼裡,有錢就是原罪。”
“所以帝制和資本,必有一戰,無法阻止的一戰!”
“是朕,親手掘了帝制的根子嗎?”
朱祁鈺陷入深思。
其實帝制真的落後嗎?
並不是的,只是帝制觸動了大財團的利益,大財團需要帝制消失,就給帝制冠上一個該死的帽子,所以帝制消失了。
可是,哪國官僚體系,本質不是帝制呢?
只是換個名字而已,其實真正消滅的不是帝制,而是皇帝的絕對統治力而已。
不能讓皇帝一句話,就對財團實行輮體消滅。
帝制和財團的本質衝突,就在這裡。
其次才是掌控世界之爭。
若有一天,大明高度發達,滿朝文武,背後都是大財團支撐,那麼大明皇帝的存在,就顯得非常沒必要了。
而皇權經過幾百年的腐蝕,當時在位的皇帝極有可能是個傻子,被人潑了一身髒水後,一腳踢進地獄裡,就此結束帝制。
朕苦心造詣的一切,就全都消失了。
儲存皇權的唯一辦法,就是皇帝活得久,太子三十五歲以後登基,可這對皇家來說,是最難的事情。
當皇帝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只要是人就把持不住,很容易就把自己累死的。
看看宣宗皇帝,在太宗皇帝活著的時候,好聖孫啊,太宗皇帝駕崩後,他變成個頑主。
所以朱祁鈺對皇子們,極為苛責,就是磨礪他們的心智,讓他們不受誘惑,他會一點點敲碎所有皇子的慾望,讓他們變成心硬如鐵的機器人。
可是,千古一帝的太祖皇帝,不也想不到有建文帝和太宗皇帝,這對孽孫和逆子嗎?
不是太祖皇帝不英明,而是太祖皇帝太喜歡自己的兒孫了,皇帝不能有感情的,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才是真皇帝。
有朝一日,帝制和資本碰撞。
朱祁鈺自忖,皇帝絕不是資本的對手。
能否讓帝制退而求其次,主動讓賢,然後去爭當元首呢?
在時代的浪潮下,最後是順流而下,絕非逆流而上,那是最愚蠢的辦法。
可怎麼告訴後世之君呢?
朱祁鈺覺得自己該寫一些東西,讓後世兒孫去學去看了。
可是,太祖皇帝編纂了一輩子的大誥,到了太宗皇帝手裡,就當擦屁股紙了,誰去學祖宗禮法呀。
他目光放在頭上的匾上:“朕若將一個錦囊,放在匾額後面,等有朝一日,後世之君走投無路之時,取下來便會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