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46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為官;辣妹子和軟妹子

第346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為官;辣妹子和軟妹子 (第2/9頁)

現在可倒好,中樞為土地太多而發愁,發不出去,這都什麼鬼邏輯啊?

“不對呀,漢人對土地的眷戀,千古便有,怎麼會嫌棄土地多呢?”陳嘉猷表示不解。

“以前是以前,以前眷戀土地,那是因為沒土地是要餓肚子的。”

“景泰二十二年,全國有一萬多家糧店倒閉,因為中樞規定米糧固定售價,不許漲價,經營糧店都虧本。”

“現在是在哪都能吃飽肚子,土地當然不重要了。”

“而且,百姓會算賬的,種地一年到頭一家人最多賺個十來兩銀子,做小商小販,輕輕鬆鬆也賺十來兩,有些作坊開工的價錢更高。”

“你說說,現在誰還願意種地?”

聽完薛遠的話,陳嘉猷覺得啼笑皆非。

皇帝曾經就說過,士紳釜底抽薪之策,就是讓土地無限化,再增加人力成本,士紳就不成氣候了。

大明本土的土地就足夠多了,未開拓的就更多了。

土地無限多,商業發達,工廠林立,那麼人力成本自然就提高了,種地這種低附加值的產業,肯定沒人願意去做的。

所以,從景泰二十年開始,中樞強制移民,凡是名下沒有土地的,一概移去新地分土地。

不止分給他們的,給他們預留二十個孩子的土地,一起分給他們。

中樞掌握的地太多了,就是人少。

吉林人口超過三千萬,黑龍江人口超過了兩千萬,人口還缺,但算是勉強飽和了。

新七省增加了千萬移民,婆羅洲人口突破了五百萬,呂宋人口達到了二百萬。

“大明,和我離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陳嘉猷難以置信,這是大明高速發展的十年。

“是呀,根據去年用鹽量估算,人口應該超過了三億。”

薛遠滿臉愁容道:“人口爆炸性增長,不是好事啊。”

“大明以前是人多地少,現在是人多地多,但種地的人卻很少。”

“去年中樞合議,想從印度引入人口,卻被陛下駁斥,因為他認為印度人是劣等民族,沒資格擁有大明土地,而且,大明軍將開疆拓土,不是給異族創造的,決不允許引入任何異族。”

“陛下認為,替代人口種植的方式是機械,今年中樞準備支出一千萬,推動農具改革。”

大明推行一道政策,地方就會刻在石碑、木板上,讓本地百姓都能看見。

百姓想看懂,就得認字。

這是鼓勵百姓認字的好辦法,家裡貧窮的孩子想識字,也可以去碑林裡自己認,只要想,大明有很多認字的渠道。

甚至,若登記的是貧困人口,那麼這一家人就是移民物件,移去新地。

這種人口,是官員最喜歡的。

他們會每年兩次對民間進行調查,調查後把人移走,這是政績。

而為了謹防有人逃離移民,景泰二十年開始,強制天下所有適齡孩童,必須進行蒙學教育,男女孩都要進行蒙學教育。

蒙學教育三年,三歲到六歲期間必須去蒙學,男女孩分班。

凡是有子女沒有去蒙學的人家,默許為貧困,必須移民去新地。

這一政策,是景泰二十年頒佈,從景泰二十一年初開始執行,官方在民間,從縣城到鄉間,都設了蒙學,每地根據人口數量,設定幾所蒙學。

入蒙學則要收取拜師禮和學費。

拜師禮是老師的工資,學費則用來學堂建設,中樞則發放了一筆錢,用來初期學堂建設,後期建設,則由學費來支撐。

中樞發放了很多教學執照,允許民間有德行的人辦學,對執照頒發是寧缺毋濫,必須在當地有德行的人,才能辦學,並接受所有人監督。

蒙學的教學內容很簡單,千字文、百家姓等基礎字,數學運算和常識知識。

常識知識包括詩詞、物理化學小知識、日常常用的小知識、醫學小知識,主打的一個實用。

全國各地的蒙學教育水平完全不一樣,特別卷的省份,比如江南,蒙學學的是四書五經,連皇帝都滿臉懵。

最新小說: 懸案迷蹤 戰艦締造師 雙面小妾 我的時空穿梭手機 追蹤師 前男友他帶球跑了?! 原來我的師門都不正常 如何逼瘋高嶺之花(重生) 妖精的尾巴之大神帶帶我 快穿:炮灰女配拯救計劃 我不修仙反來賣命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鹵味店 我在廢土世界直播種田日常 甜文造飯計劃[快穿] 穿書之她好甜 路邊的美男不能撩 除了我全員手握劇本 本店招牌菜 [蝙蝠俠]老爺到我碗裡來 漫威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