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叫渝吧,巴地太久遠了,其實四川再稱蜀已經不恰當了,倒是可以用益,而益已經被用了,還是叫蜀吧。”
那就定下來,原四川拆分成兩個省,四川和重慶,簡稱是蜀、渝。
“陛下,暫時還不急,等著四川徹底犁平之後,再行拆分,咱們還沒做好吞併朵思都司的準備呢。”
胡濙笑道:“等拆分後,立刻派流官去管理烏斯贜,這樣烏斯贜只是鍋裡的肉,跑不了了。”
朱祁鈺道:“老太傅,既然已經拆分了,乾脆把北直隸也拆分出來,拆分成北直隸和河北。”
“陛下,您可知為何北直隸需要這麼大的地方?”
胡濙娓娓道來:“這麼大的地方,就是達官顯貴需要百姓為其服務,若只保留巴掌大點的地方,您不貪圖享受,可京師裡的權貴未必,沒有直隸百姓驅使,他們如何享受啊?”
“後世之君,難免有貪圖享受的,您現在划走,未來也會劃回來。”
胡濙直言不諱。
朱祁鈺沉吟:“權貴家都有錢,出些錢罷了,拆分,簡稱用燕,北直隸用京。”
冀就可以放在北面去了。
這樣一來,大明又增加很多省份了。
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北直隸、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四川、重慶、烏斯贜、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交趾、劍南。
兩京二十七省。
這還沒算都司呢。
“朕覺得漢州這個名字不好聽,還有徵伐兀良哈後,在東北還要再建兩個省,老太傅您覺得該改什麼名字?”
要不咋民間傳聞,皇帝不愛美人愛地圖呢。
皇帝天天看地圖。
住的每一個殿,都在牆壁上畫地圖。
他對土地垂涎,百官自然得垂涎土地了,百官家裡的牆壁上也畫著地圖,大家都經常看。
現在民間的書籍,刊印必須印上地圖。
經廠還印製地圖出來售賣,還有繡娘把地圖繡在衣服上,反正皇帝愛地圖,天下人都愛地圖。
“要不還是叫蒙古都司吧。”
大明強大了,也不怕名字上有問題。
朱祁鈺沉吟:“那以後改蒙古省?簡稱元?萬一喚起他們的記憶,會不會反了朕呢?”
“陛下,大明以勢壓人,以強軍迫人,如今強制漢化,二十年見分曉。”
“老臣說句大不敬的話。”
“不管叫什麼名字,塞外之地就是塞外之地,只要大明衰落,他們就會露出爪牙。”
胡濙認真道:“是以陛下您重建武學,老臣非常支援,只要大明強盛百年,那麼這些外地,就會變成內地了。”
說來說去,都是需要時間的。
“那就改成蒙古都司。”
現在的朱祁鈺,眼界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以正氣凌人。
蒙古都司非常大,捕魚兒海都司更大,以後捕魚兒海簡稱就是冀了。
胡濙繼續道:“至於東北要再建兩省,內閣已經派人去看了,那地方特別冷,很難住人。”
“乾脆以興安嶺來劃分,興安嶺以南是吉林和黑龍江,興安嶺以北,就叫興安嶺省。”
“大明只要把旗子插過去,再流放一些罪犯,懷柔當地的部落,也就算立住了。”
“倒是吉林和黑龍江,徐珵送到內閣的奏疏,老臣看了,他說吉林是寶地,可以栽種玉米、大豆等作物,但稻米不行,他正在帶著人改良稻種。”
“老臣覺得,咱們若用三十年建設東北,以東北的遼闊,就能供養京師用糧,也就不用指望江南的賦稅了。”
胡濙言下之意就是,不管您怎麼拆分江南士紳,只要北方指著江南賦稅,江南終究還會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