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調走王偉後,就動用了心腹李實。
在內閣裡,讓李實出來做副審的是耿九疇。
于謙並沒懷疑過李實,因為在漢宗案和妖書案中,李實不顯山不露水,並未完全站隊。
可在關鍵時刻,李實站在皇帝這邊,給於謙致命一擊。
李實說服了陳友自殺。
陳友自殺,導致陳友案不攻自潰。
皇帝大獲全勝。
在南京的朱祁鈺,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將星隕落啊。”
“朕當初答應過陳友,告訴他,要讓他親自掌兵,收復他的家鄉,朕要以他的家鄉為名,給他封侯!”
“朕食言而肥了。”
名將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好呀,陳友打仗,雖然算不上什麼名將,但也是良將一枚。
“皇爺,您也成全了他。”
“若繼續查下去,八成連伯爵都保不住了。”
“經過此案,陳侯再努力,怕是也無法掌兵了。”
“與其病死塌上,不如為國靖忠。”
“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馮孝安慰皇帝。
“是啊,就算查明他是無辜的,也復起無望。”
朱祁鈺輕嘆:“中樞不會相信一個有汙點的人的,再說他今年七十九了,還能活幾年啊。”
“他臨終時可有遺言?”
馮孝搖了搖頭,這等小事,誰會聽一個罪人的遺言呢?
“罷了,上個好諡號吧。”朱祁鈺也不想了。
上諡號的權力,在文官手裡,皇帝可管不到。
這是他在南京,和在北京的于謙過招。
陳友不過是犧牲品罷了。
“陳友一死,吐魯番又丟了,可惜了。”
朱祁鈺嘆息:“給內閣去旨,挑一個名將去甘肅掌兵,寇深歲數也不小了,不要在前線奔波了。”
馮孝目光一閃,皇帝是擔心寇深的身體嗎?
“再從宮中派人,安撫講武堂諸生的情緒,切勿因噎廢食,當學好本事,以待日後。”
馮孝瞳孔一縮,皇帝這是要借講武堂諸生的手,削了于謙的榮光。
講武堂的學生,日後會成為軍中的中流砥柱。
陳友的死,可謂一石二鳥。
他忽然有點恐懼於皇帝了。
皇帝很少露出真面目,只有特殊時候,才會偶然露出真容……
“這南京的天兒啊,是太熱了。”
朱祁鈺一個北人,真的住不慣,受不了南方的夏天。
而在交趾,交州。
方瑛叩接聖旨,聖旨對方瑛的功勞大家肯定,欽封為交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