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這些壞訊息,都和錢有關。
都丟了軍資,有的軍資被燒、有的被搶,有的錢糧倉儲被劫、被燒,幾乎每一樁都跟錢有關係。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舒良則令東廠搜捕,結果還真查到了線索。
這個線索,氣得朱祁鈺差點爆炸。
所以,今天早朝上,他臉色極為難看。
“集思廣益,都說說看法。”朱祁鈺道。
王偉已經出京。
內閣成員缺兩個,但不妨礙正常運轉。
“解煩軍屯於薊州鎮,確實用途不大,入駐大寧也可。”耿九疇緩緩道。
“敢問陛下,於太保何時能抵達大寧?”他又問。
朱祁鈺道:“兩日前,于謙給朕的密奏,全軍剛剛開拔,預計三天左右,就能進入薊州鎮,四天到五天進入大寧。”
“微臣以為大寧無憂!”耿九疇確定道。
朝臣跟著點頭。
根據線報,滿都魯汗率領十餘萬韃靼精銳,兵圍大寧,以北京為目標。
其實,他想從戰爭中多得好處,並不想和大明結下死仇。
滿都魯汗雖是蒙古大汗,卻只是整合起各部落罷了。
他強行打這一仗,不止是想從大明得到好處,也想整合部落,建立自己的怯薛軍,合各部落為己用。
但草原上的部落也不是傻子,不會甘心為滿都魯汗賣命的。
這裡面就有了可乘之機。
于謙應該以打為輔,以策反、收買為主。
朱祁鈺給他寫了七八道批覆,叮囑他要注意策略,給他提了很多建議,又給他統率遼東、薊州二鎮的權力,給他權宜之權。
“大寧不必擔心。”
“反倒是遼東,喀喇沁部分兵三路,襲擾遼陽、撫順和鞍山。”
“李賢應接不暇啊。”
“倒是女真人,同意出兵,願意用喀喇沁部的人頭換鐵,稍微緩解了遼東壓力。”
朱祁鈺盯著地圖,面色陰沉:“羅綺到朝鮮了嗎?”
“令朝鮮王出糧食給遼東,支撐大戰。”
“等戰後,朕再付錢,不會虧了朝鮮的。”
朝鮮這隻看門狗,完全是個賠錢貨。
每次從他那買軍糧要花錢,幫他打仗還得自己掏軍糧錢,到頭來就得到一句“萬歲”,虧到奶奶家了。
不如把狗殺了吃肉,起碼能飽餐一頓。
“再派使者去兀良哈,朕可開鐵嶺馬市,向兀良哈提供武器。”
“再傳旨蓋州衛,蓋州城門不許進不許出,務必暫且安置好孔氏。”
“四平城暫且停止修建。”
朱祁鈺略微停頓:“諸卿,可否走海路,把山東備倭軍,送去遼東?”
“陛下,若遇到海盜怎麼辦?”
張鳳皺眉:“而且,備倭軍多為水軍,如何陸戰?”
“大明沒有海軍,才處處掣肘的!”
“朕在朝堂上白擔心,有兵也派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