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溥,朕讓你回京閒住,可有不滿啊?”朱祁鈺看向柳溥。
柳溥打了個激靈,難道還沒完?
他瑟瑟發抖回稟:“啟稟陛下,微臣半生戎馬,此刻能在京中偷閒,心裡是開心的。”
“而且,陛下命太醫入住微臣之家中,為微臣日夜診治調理身體。”
“陛下關懷之心溢於言表,怎敢有絲毫不滿。”
柳溥感激涕零地磕頭。
“知道的,知道朕關懷功臣;不知道的,以為朕刻薄功臣呢!”
朱祁鈺冷笑道:“如今不少名將都齊聚京中,卻沒個差事做,不知道有多少心裡罵朕呢。”
“罵朕重用親信,枉顧老臣心思,罵朕不知道選賢任能。”
“朕都知道。”
奉天殿靜悄悄一片,沒人敢觸黴頭。
“但朕真是那樣的壞皇帝嗎?”
朱祁鈺看向百官:“朕讓你們來京中,除了調養身體之外,還有一層目的。”
“朕打算開設講武堂,讓爾等老臣名將,做老師,開班授課!”
“為大明培養軍事人才!”
“然後,朕要開武科,考取武狀元!”
嘶!
朝臣倒吸一口冷氣,皇帝這如意算盤打得好啊。
開設講武堂,不許勳臣老將敝掃自珍,將家傳秘籍公之於眾,為大明培養人才。
那他們自家的傳承呢?不要了?
柳溥明白了!
皇帝根本不是要掛他幾個時辰,若是不答應,直接就掛死為止!
皇帝的話,真不能信啊。
“前朝開過武科,都是以勇武為主。”
“但朕認為,逞匹夫之勇的不是名將。”
“名將應居中排程,運籌帷幄,而不是親臨戰場,奮個人勇武。”
“所以,朕開武科,沒有什麼練石鎖之類的,和科舉一樣,是用筆寫的。”
帶兵打仗,靠的不是個人勇武,而是韜略、智慧。
就如這個時代的名將,于謙,連甲冑都披不起來,卻依舊決勝於千里。
“所以,朕要立講武堂!”
“把你們這些名將的經驗,傳承下來!”
“朕親自擔任講武堂的祭酒。”
“從講武堂出來的,俱是天子門生!”
“正好,你們在京中閒著也是閒著,去講武堂,講講課、培養幾個衣缽傳人,為大明添磚加瓦,也是好的。”
朱祁鈺看向柳溥:“安遠侯,你怎麼看?”
“陛下不嫌微臣蒲柳之姿,微臣願意入講武堂授課!”柳溥有的選嗎?
他是朱祁鎮的人!
皇帝殺了多少他這樣的人了?
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這股機靈勁兒,和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