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活在當下,就要滿足完成感;若想達到無畏,就要滿足安全感。
範仁,活在當下,無畏無我,恐怕你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但還是不得要領。
人的各種感覺很多,而完成感和安全感,是隱藏於人類內心深處最不易察覺又最根本的情感。
但是請留意:這裡面說的都是元神的感覺,而你一定是用識神來判斷問題,這樣肯定會驢唇不對馬嘴。切記、切記,如果你不贊同,那一定是弄擰了,修道是修元神,豈是空話。
還記得靜的概念麼?人的境界基於元神對於安全的判斷,這也是對“靜”的最終解釋。
我們的完成感不佳,會引發焦慮。
我們的安全感不佳,會引發抑鬱。
這是下一章的內容。
本書是一章扣一章的,範仁,如果你前面的【元神與識神】沒領會,那麼本章就很費解。
人似乎是帶著使命來到世間,要完成生長、學習、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一件事接一件事。當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人也就閉眼了。
安全感是建立在完成感之上的。有時候沒有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心神不定,莫名煩躁,比如總會擔心出來沒鎖門,老覺得忘了什麼重要的事情,疑心會出問題,總是怕丟東西等等。其實就是安全感和完成感在作祟。
人內心不安全的感覺源於失控,你對自身身體、命運、對周圍的人和事控制力越強,安全感越強,世界對你而言越真實,越精彩,越慷慨。但命運往往不由自主,局面失控的結果,世界顯得破碎,虛幻,冷漠。人根本意識不到,安全感決定了自己的狀態。
套用玄幻修仙的概念,強人的氣場甚至會在自身周圍形成,領域。弱者也有控制範圍,籠民的空間,就幾乎壓縮到了極限。動物也有領地的概念。
人如果停留在動物層次,就不免為完成感和安全感所擺佈。發掘一下人的情緒根源,看清上帝的魔杖是如何驅使人類的。
今後是機器人的時代,假如由你來設計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具有自主意識,那麼其所有的行為都要有一個出發點,有一個主導思想,否則不知道,怎麼做,做什麼。
上帝對人的設定是什麼?
* 紀錄,上帝造人法則的第四條:安全驅動。
人的性格迥異,行為也千差萬別,人的行為依據是什麼?安全第一。
安全,是人行事的唯一源能,唯一動力,唯一準則。
人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提升自我的安全感。
通常認為慾望是人的基本驅動力,但人的慾望千奇百怪,看問題要看本質,所有的慾望滿足都是為了安全目的。
喜怒哀樂的情緒只是附加品,七情六慾都是對安全狀態的反應。
人的的安全,不限於個體本身,也包括他的外延,從衣帽鞋襪著裝,到開車會有路怒症,家庭領地意識,環境保護意識,種族意識,愛國主義,國際主義,乃至人類危機感。
很多時候人會把外延看得比本體更重要。
這不難理解,因為自然界,種群的安全級別大於個體。
動物也有為外延犧牲本體的行為,這是動物種群延續進化而來的本能。但人維護外延的本能已經昇華到了靈魂層面。
越高等的動物,本身安全感越強,哺乳動物人類的幼生期是最長的。
低等動物則不然,出生後唯一行為就是掠食和繁衍,以保證個體和種群的安全。
人作為高階動物,有異化,但行為上不能脫離動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