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白峰想了一下,覺得有必要走走,若是城隍真靈顯身,可以當面說句感謝,表達援手之誼。
城隍礁島不大,建在其上的城隍閣,自然也不像其他城池那樣恢宏氣派,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應院落偏殿應有盡有。
行走在後殿廊道時,廟祝邊走邊給寧白峰和聶紅竹介紹牆上詩詞歌賦的來歷,以及詩詞主人如今的成就,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走到廊道半途,一名中年男子悄然而至。
男子一身灰衣,腰纏束帶顯得極為幹練,眼角的法令紋鐫刻在清瘦的面龐上,給人一種肅穆嚴謹的感覺。
廟祝看見來人,立即上前見禮,然後互做介紹。
寧白峰這才知道,來的是城隍爺的屬官,鐵筆文判。
文判官微笑著對廟祝說道:“貴客臨門,就由我來招待,今日來客較多,我不便此時顯身在前殿,荀廟祝就幸苦你在前殿多招呼一下。”
儘管一神一人同住一處屋簷,文判官的話說的既不是見外的客氣,又不因為截客而顯得讓人不快,說話做事嚴謹有度,其作風可見一斑。
廟祝本以為來的是豪客,沒想到會驚動文判官露面接待,而且還是神靈嘴裡的貴客,這就讓他很驚訝了。
最近城隍閣不安定,這時候來的貴客,那就不算簡單,莫非這名年青人和那東羽公子一樣,與城隍爺有舊?
廟祝雖然想的多,卻沒多嘴多舌,笑著告辭,去往前殿。
文判官目送廟祝離去,領著寧白峰去往後殿小院,“來的晚了點,寧公子還請莫怪。”
寧白峰愣了愣,“你知道我?”
文判官點點頭,說道:“城隍大人此刻正在定海神柱頂部與那些人商談事情,不便親自接待。”
寧白峰猜測應該是佟山儒透露給城隍,然後才傳到文判官這裡。
但事情歸事情,貴客這個說法又從何來。
三枝龍頭香就能成為城隍爺的貴客,那城隍的臉面未免也太不值錢了。
文判官微笑道:“寧公子與城隍大人的舊友有緣,當然算的上是貴客,況且三枝如此貴重的龍頭香還在殿內香爐裡,當然是貴客中的貴客。”
與城隍舊友有緣,這讓寧白峰有些迷糊了。
文判官沒多說,只是給寧白峰請茶,然後說道:“有人曾說茶杯間話多,但沈某不喜多言,就直來直去,寧公子喝完這杯茶恐怕就要離開定海城了,沈某從定海神柱回來時,上面已經商量的差不多,就剩一些細枝末節,並非是打擾寧公子游覽定海城的雅興,只是最進定海城局勢不穩,只能做這種逐客的無奈之舉,待到他日定海城安定下來,城隍大人當親自作陪,暢遊定海城。”
聽到熟悉的一句話,寧白峰若有所思。
至於文判官說的要立即離開定海城,只能無奈的嘆口氣,最感興趣的定海神柱還沒去看看,不免有些遺憾,“既然情非得已,我也不能強人所難,下次當親自向城隍爺致謝。”
文判官笑著端起茶杯,以茶代酒。
寧白峰一飲而盡。
茶杯落下茶桌間,物景倒轉。
三道人影消失不見,只於戶口茶香嫋嫋。 2k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