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贏”是這個世界知道了“家園病”是什麼……有了方向之後,展開相應的研究,這個星際時代之前,最大的攔路虎便不再可怕——之前只是知道發病後是什麼樣的,卻不知道為何發病,致病機理是什麼是一回事;現在,知道了“家園病”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再進行相應的研究,卻又是另一回事!這些都研究明白了,這個世界的大時代也就來臨了……
“二贏”是由人的,這個世界的眾多接觸的科研工作者去研究人的記憶,在解決星際旅行這一大課題中所產生的各種零零碎碎的成果,都是他的“贏”——
記憶是什麼,人腦和自然之間的互動作用機理又是什麼,人的大腦讀取記憶的密匙是如何產生的,人造記憶儲存……甚至於,精確的記憶資訊索引,新的學習、繼承方式——類似於灌頂的方式!
只是一念,便能想到很多的可能。
……
而他,便要去種下那一顆種子!
……
不過不急,慢慢來。
空間站的工作也很輕鬆——因為無聊,所以簡單的檢查、維護基本上也都是搶著幹,手快有、手慢無。只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要時刻保證有兩個人在崗,剩下的人看書、遊戲、睡覺、健身……沒人管,很隨意。埃米就綁著一根帶子,以一分鐘一圈的速度旋轉,一邊轉,一邊讀文獻資料。路過的同事偶爾過來,不是給他加個速,就是幫他減下速。
空間站的十五天一晃就過,剩下的就是地面的半個月休假。一群人交班之後,就回到了地面。
十五天的太空生活之後,要在地面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畢竟,太空中是沒有重力的,人飄在空中,肌肉、內臟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落地後要躺床、適應,不然各個方面都會出事。
埃米的精神狀態、身體狀態都很好,稍微康復之後,一檢查沒毛病,醫生就放行了。
這一個假期他拒絕了各種派對、旅行等集體活動,一心搞自己的大新聞。
相關的資料,已經查閱完畢。
重點的、可能需要引用的,也都著重做了標記、方便索引。然後,埃米一個人就開了三臺電腦,一臺桌上型電腦,一臺筆記本,一臺平板——桌上型電腦用來錄入,寫自己的論文,筆記本、平板則是用來索引的。之所以需要兩臺,是因為他需要同時索引不同的資料,網頁都在螢幕上被分成了好幾塊……他首先是從十七世紀的矇昧時期,人類對大腦的粗淺認識開始探討,然後說到了十九、二十世紀,利用切除人的腦前葉(腦白質切除術)去治療人的精神疾病,再到後來,對人的大腦記憶的相關研究……透過其實驗資料,指出了人的記憶不在人的大腦中。
再便做出了假設——如果人的記憶是存在於天地之間的場中呢?
然後,又猜測了“家園病”的機理。
……
他的思維快速、敏捷且跳躍,他的手也很快,一篇論文快速的形成,然後便以自己的名義發了電子郵箱。
假期很快過去,埃米再次上了天。等他下來之後,郵件便有了回覆——是兩天前的回覆。
郵件中附帶了一些審稿人的意見……他們認為埃米的觀點很有建設性,且論據詳實、嚴謹,內容上也是乾貨滿滿,論文可以發表!
“火,我已經點了……剩下的,就看你們的了。”埃米的心情愉悅,吹了一個口哨,決定這個假期好好的休息一下。
只是,意外的拜訪者卻讓他的休息計劃泡湯了——又一個皮埃爾來訪!這個皮埃爾是皮埃爾醫生的弟弟,是一位腦科學的研究者,在相關的領域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這裡不得不提一句:皮埃爾的一家,是精英的一家。皮埃爾醫生的父親老皮埃爾是一位機械工程師,老爺子本來是想要他的孩子子承父業的——然並卵,大兒子有自己的想法,成了醫生,就是皮埃爾醫生。然後老爺子就努力培養二兒子,結果二兒子機械學了半拉,就在大學裡轉修了生物,然後就去研究腦科學了……然後是三個女兒,皮埃爾老爺子的閨女們,一個成了教師,一個去玩兒金融了,還有一個……嗯,研究數學去了。倆兒子仨閨女,五個孩子沒一個體量老爺子的,都是不孝子……家業都沒人繼承……
這一次也是巧合,皮埃爾二號正是埃米那份論文的審稿人——一看,喲,這個認識啊,和大哥的這位工程師客戶有過幾面之緣。
一看論文……發前人之未發,觀點是有點兒離經叛道,但卻的確解釋了之前實驗中的一些奇怪現象——
就譬如實驗中透過電針刺激人的記憶區,實驗者會回憶到過去的情形,當時的研究者就認為人的記憶是大腦本身(多次驗證)。
但埃米卻從這個實驗記錄的本身,看到了被研究者們忽略掉的一個細節,並且是多次出現的細節,提出人的大腦並不儲存記憶……而且,論據也就在實驗中——刺激相同的區域,竟然出現不同的記憶。這本身,又有一些其他的大腦部分切除的實驗資料進行佐證。
……
他一下就按捺不住了,他決定找埃米聊聊——為了找到埃米的住處,他還特地去了一趟醫院找自己的哥哥拉家常,然後偷偷的找機會翻了通訊錄。
……
此時,他就坐在了埃米的對面。皮埃爾二號和皮埃爾有六分相似,但卻更加的瘦一些,整個人也顯得更加精神。
皮埃爾開門見山:“你好,法特先生!你可以稱呼我為多西……冒昧打擾,是為了你論文的事情。我是你論文的審稿人之一……”
埃米給了皮埃爾一杯咖啡,說:“皮埃爾先生……好吧,多西。你的到來讓我有些意外。”
“你有一雙看透迷霧的眼睛。一直以來,我們對記憶都有很多的疑惑、不解,你的猜想,讓我本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想,就這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深入、更深入的探討……我想,這個世上再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比你本人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的了,不是麼?”
“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