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商業貿易這種事兒完全就是和國力掛鉤的。
大宋的軍力雖比不上遼國,但國內財力卻要比周圍這些國家強的沒影兒了,既然如此為何不能自發貿易呢?
將自己的外貿命脈交給外人,這種事兒只有傻子才能幹出來。
王堯臣平靜了下來,說道:“你這太狠了。當初太宗皇帝差遣內侍出海,去海外諸國請那些商人來貿易,此刻趕走,名聲還要不要了?”
“名聲?”
秦為驚訝的道:“王公,且不說那些商人壟斷了貿易,賺了多少黑心錢?就說名聲……和名聲比起來,某更想多掙些錢。不說旁的,一年兩百萬貫!”
他伸出兩根手指頭,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人羨慕。
年輕人的自信在他臉上顯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秦記的開創者,秦家有這個底氣!
可王堯臣卻一巴掌打掉了他一根手指,說道:“一百萬……你以為大國貿易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
目前三家市舶司一年能進賬六七十萬貫,目標定為一百萬貫,這算是比較穩健。
“很難。”
就這一百萬,王堯臣都認為很難做到了,“三家市舶司都做了多年,有什麼能掙錢的他們早就去弄了,這三十萬的差額,你怎麼弄?”
“好弄啊!”
秦為輕鬆的道:“王公,您信不信?只要那些商人站在某的面前,三十萬貫,某就能弄回來。”
王堯臣冷笑道:“說的輕巧,你以為自己能點石成金嗎?”
相比於王臻的護犢子,王堯臣就更顯得理性許多,他從不會被言語左右。
許是多年三司使養成的性格,在他面前,任何東西都沒有真金白銀來的實在。
“能!”
秦為很篤定的道:“比如說看似簡單的沙粒就能煉成琉璃,還能加工成鏡子。那鏡子纖毫畢現……王公,只要朝廷放權,點石成金也不是難事兒。”
“鏡子?”
王堯臣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不過卻是銅鏡。
銅鏡會鏽蝕,所以需要經常磨,所以現年間磨鏡子是一門很火的職業,許多貧苦百姓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他交給磨鏡子的師傅學習。
“對,鏡子。”
王堯臣盯著他說道:“撒謊的後果,某可不是王及之那種護犢子的,你若辦不到,老夫不會留情……”
“絕不敢。”
秦為舉手道:“此等大事某不會說謊。”
王堯臣點頭道:“好,此事老夫應了。”
三司使的支援會使秦為的成功率更高,可還有宰輔,他連王堯臣都說動了,王臻更是一句話的事兒。
三位宰輔兩位都表示贊同,剩一個呂夷簡就不足為慮了。
反正只要他不去觸動老呂的切身利益,老呂也犯不著和兩位宰輔同時翻臉,這筆買賣不划算。
王堯臣遲疑了一下,將目光轉移到書稿上,皺眉道:“你寫那些東西作甚?”
秦為乾笑道:“寫著玩。”
王堯臣點點頭,很中肯的評價道:“裡面倒是有些可觀之處,不過終究登不得大雅之堂,莫要沉迷。”
“是。”
只是在勾欄瓦舍裡出現的東西,對於士大夫來說連解悶都不夠資格……一句話,這玩意兒就是下等人寫的東西,下等人喜歡的東西。
老王是宰輔,自然不屑於這些東西。
秦為雖然應了,可卻壓根不在意這個,他深信一點,不管是還是詩詞,好的東西就會受歡迎。
紅樓夢能夠風靡多年,自然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