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為沒想到真定府的事情被他歪打正著。
或者說,他恰好猜中了趙禎的心思。
沒了遼奸在城內作祟,賑災進行的很順利,周邊災民被收攏後,趙允讓也發揮了他的作用。
有小公爺的名號在,賑災就有了保障。
真定府的百姓們紛紛回鄉,朝廷下發的賑災糧餉雖然不多,但好在真定府地處邊界,百姓人口也不多。
只是令他奇怪的是,早在半月前的奏章,到現在也沒有回覆。
這也讓秦為清楚了趙禎和朝臣們的態度,笑著拍了拍趙允讓的肩,無奈道:“八百里加急也追不來我大宋的血性啊……”
“也許陛下是還未拿定主意。”
趙允讓只好為趙禎辯解,可語氣卻顯得不那麼堅定。
“求穩,求穩……再穩下去大宋只會愈發疲瘦,到頭來還是躲不過任人宰割的命運。”
套用李雲龍的一句話,秦為很想問問趙禎,你咋就不敢跟旅長幹一架呢?
……
軍隊開拔回程,走時夏日炎炎,回來後已是初秋,汴梁的風不再燥熱,連祖宅裡的銀杏樹葉也漸漸泛黃。
孫好民帶著一家人在門外等著。
將看見秦為的戰馬,就慢著快步贏了上來,主僕剛一見面,孫好民就開始了日常碎嘴模式,秦為只是聽著,臉上卻慢慢浮出笑容。
山好水好不如家好。
汴梁城就是他的家,這些僕人更是他的家人,彷彿只要有他們在,家才完整人才會安心。
“郎君一去兩月,家中人都想您呢。”
“前些日子陛下大婚,娶了郭家長女為皇后,郭家這回可是風光了,那陪嫁多的從宣武門一溜兒排到了皇城。”
“按年級郎君比陛下還要大兩歲呢,咱家也是該有個主母當家了,不然被人笑話秦記無人呢……”
孫好民彷彿把這些年積攢的話都說了,直到最後說無可說,又開始打段玉的小報告。
“段玉這小子忒不像話,竟在夜裡趴人家窗戶,郎君這回可得好好管管這小子。”
孫好民的絮叨功力日益增強,連秦為都有些招架不住了,只好看了眼段玉,佯作生氣道:“豈有此理,大丈夫光明磊落,豈能做這等偷雞摸狗之事?說,你趴了誰家的窗戶?”
段玉臉一紅就想溜,孫好民趕忙道:“他正是趴了小人的窗戶。”
“兩個大男人,惡不噁心……”
秦為嫌棄的抽抽鼻子,翻身下馬將馬鞭扔給了喬風,漫步就往家裡走。
身後孫好民忽得小聲道:“那日正巧吳媽在我屋裡,這小子……吳媽已經半月沒來咱家幫工了。”
額!
秦為腳下一個趔趄,險些栽倒在門框上。
難怪老孫生氣,自打吳媽第一次來秦家幫工,老孫的表現就過於熱情,家裡都知道這二人互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