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前虎軍折斷虎爪
……………………………………
關羽很鬱悶,原本是想偷襲偽帝,一戰成名來著,結果卻好像捅了馬蜂窩似的,被趕來支援偽帝的各路兵馬合夥欺負,輪番摩擦,甚至還被人家“放水”,直接給衝出來這麼老遠。
咋滴,當皇帝的比較牛,放個水都這麼來勁兒麼?
好不容易,在藍口聚這個地方,依託山水之勢,抵擋住了漢正軍的兩三個師,原本關羽還想著讓大哥趕緊來支援自己,然後一鼓作氣,再反殺回去。
結果呢?
龍彰雲來了,幹掉了對面的龐德,還跑去宜城,在偽帝面前晃盪了一圈。可是還沒等關羽集中兵力,向北突破,前去與龍彰雲匯合呢,這娃又躥回來了。
而且,就只帶回來小貓兩三隻……
其實關羽心裡清楚,龍彰雲在宜城的時候,即便自己集中兵力,也根本無法快速打破對面呂常的防線,更不可能快速前去與龍彰雲匯合。
但是龍彰雲畢竟是跑去宜城浪了一圈,而他關雲長從湖陽撤退之後,就沒能再北進一步,還順便丟了半個南郡。
關羽心裡不服氣呀,所以這事想想,就賴龍彰雲沒在宜城城下等自己前去匯合,共同捉拿偽帝。
然而令關羽更加鬱悶的是,大哥帶著援兵來了,卻不說反攻偽帝,反而要自己退兵,因為陳冉帶著第七軍攻下了猇亭,再打下去說不定就要包圍自己了。
蔡瑁那個小舅子是幹什麼吃的?
沙摩柯那個小蠻子又是幹什麼吃的?
怎麼就連一個猇亭都守不住,讓益州的第七軍也給跑出來了呢?
關羽很憤怒,也很倔犟,原本就是想死守不退,等著大哥、蔡瑁、沙摩柯他們合力消滅陳冉,再與自己合兵北上,反攻偽帝。
然而……枝江丟了。
因為蔡瑁徹底關閉了江陵,所以當陽也沒什麼糧草積存了,要是再不退兵的話,可能不用等到打仗,自己的“前虎軍”就得先去漢水裡打漁了。無可奈何之下,關羽只得心有不甘地服從退兵的命令。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習竺所部在漢水以東,如果他們向南撤退,直接就退到了竟陵境內。但是,就怕他們退的太快,演變成潰敗,如果被史渙的第一師追趕而來,甚至有可能連劉備的後路也給切斷了。所以,只能讓他們一點一點,慢慢的往後退。對於關羽,劉備並沒有讓他東渡漢水,而是沿著陸路,退過當陽,然後前往華容。
華容還在鄖鄉的西南,同時也算是江陵的東南,關羽想著,這算是大哥親自在掩護自己撤退,同時也算是自己抵擋在了大哥前邊,能夠迎戰第七軍的陳冉。
嗯……果然還是大哥慮事周全。
如此一想,關羽心裡終於好受了一些。
…………
話說順著藍口聚一直向西,在荊山之中,有這麼一個臨沮縣,因臨沮水而得名。沮水從山中而出,與南漳水匯合之後,又匯入大江,所以這個臨沮縣其實是可以順著山中小路,連通南北的。只不過山中小路,大軍難以行進,而且山中險要之地眾多,隨處可以設定關卡隘口,所以大軍作戰,一般不會考慮這樣的地方。
但是,為防萬一,這些地方也不得不派兵駐守起來。
關羽的大幹兒子,虎爪校尉關寧,此時就駐守在臨沮縣以南,不足三十里之外的石門關。
這道石門關守住了臨沮通向山外的出口,假如真有漢正軍順著山中小路而來,別說攻破臨沮不易,即便是真的攻破了,到了石門關這裡,仍然會被堵著出不來。可以說關寧與習竺是左右護住了關羽的中軍,但是相比起習竺需要直面史渙的第一師,也可以說關寧的任務是“既要緊,又清閒”,這也算是關羽對自己的大幹兒子的一番眷顧。當然了,關羽也可能是考慮到關寧的個人威望與領兵才能,目前還都不及習竺,所以才有此安排。
現在關羽要被迫撤兵了,關寧自然也得跟著爸爸一起走,但是作為關羽的大幹兒子,關寧的訊息自然是比較靈通的,知道爸爸的這條撤退之路不易,至少江陵城已經斷供了糧草,所以關寧想在撤退之前,儘可能多的籌集一些,也算是為爸爸盡心出力。
別看臨沮處在山窩窩裡,卻是個有山有水,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糧產富足之地。於是關寧便下令,讓臨沮縣長向朗多籌措一些糧草,好讓自己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