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裝若無意,隨口答道:“這條御道,乃是一尺厚的三合土打底,八寸厚的碎石混凝土鋪墊,二寸的水泥砂漿抹面,自然堅實無比。”
三娘子一怔,疑惑不已:“碎石混凝土?水泥砂漿?”
她好歹主持修建了一座城池,竟是第一次聽說這事物。
朱翊鈞簡單解釋了一句:“一種新型砂漿,用火山灰燒的,不僅極為堅固,而且防水耐潮,甚是好用。”
短短一句話,沒有跟三娘子解釋太多。
湖廣宗室改制時,為了冶鐵,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改良了火爐,去年被官窯學了去,藉著東風升級窯爐。
爐溫一上來,朱翊鈞立刻便想到了燒製水泥。
當然,也別想著自帶百科全書,現場默寫工藝和配方這種好事了,他沒打過灰,對此兩眼一抹黑。
好在略有些常識,記得火山灰能夠燒製水泥。
科技樹雖然要慢慢爬,但不妨礙有形的大手略微發一下力,提供一下思路。
於是,便有了眼前低配版的水泥御道——相對於朱翊鈞記憶裡的水泥,還是差了不少,不止硬度差一籌,耐水性也相去甚遠,也不知道箇中關隘在哪裡。
當然,這已經足夠塞外蠻夷驚歎了。
朱翊鈞瞥了三娘子一眼,見其一副心動的模樣,也不出所料。
三娘子若不是心慕中原生活,又何必修建歸化城,大興宮殿呢?
切切慕華,可不是隻只掛在嘴上的。
朱翊鈞輕咳一聲,故意拉扯道:“忠順夫人想要?火山灰有限,水泥產出極少,如今暫且只有官窯燒製,尚不對外售賣。”
這倒是真話,國內的火山灰太少了,雲南騰衝這些地方地處偏僻,兼有土司搶劫,交通成本可謂巨大,也得虧前兩年通了海運,才能夠用上海南瓊山、臨高一帶的火山灰。
三娘子聞言,神情有些吃味,皇帝這顯然是坐地起價呢。
萬曆三年,她結束了風餐露宿的營帳生涯,住進了仿造漢人城池修建的歸化城,彼時,她才自覺沒有辜負了二十歲的大好年華。
可惜,行商車隊往來不絕,馬匹踩踏頻繁,道路自然是維護不易。
這才沒幾年功夫,夯土、碎石路就坑坑窪窪了,哪怕三合土也已經修繕維護過數段了。
眼前這條平坦、堅固、防水的御道,要說不心動肯定是假的。
但為防皇帝獅子大開口,三娘子咬緊銀牙:“陛下,土太硬,不利於跑馬,外臣用不著。”
說著又忍不住流連了數眼。
這是實話,地太硬會損傷馬蹄,甚至影響使用壽命。
不過這話多少有點因噎廢食了,不信去問問歸化城的商隊,忍不忍心讓牛馬受點累,換來商路跑順點,貨期趕快點?
朱翊鈞輕笑一聲,眼下也不方便討價還價,乾脆直接一點:“不過,話又說回來……”
“朕年前向琉球、呂宋等使臣討了一批,年後便會隨著朝貢送來,產能應該會有所增益。”朱翊鈞笑道,“屆時,朕倒是可以贈忠順夫人一批,好教忠順夫人徵發役夫,用以修建歸化城到大同的商道。”
“若是有剩餘,擴建歸化城,鋪設道路也是可以的。”
大煉水泥不至於,擴產肯定是必須的,產能爬上去了,工藝才能推陳出新。
話音剛落,三娘子不顧禮節,霍然回頭。
送!?
火山灰開採及運輸的本錢,恐怕都得千斤一兩,再加上輔材、燒製、人工,絕對不是什麼便宜貨。
歸化城去大同四百餘里,至少得二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