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提明朝的政治氛圍。
宮廷失火,是皇帝不修德行,上天懲罰。
身體不好,是皇帝沉迷酒色財氣,自食其果。
地方民變,是皇帝索取無度,欺壓百姓。
皇帝要反駁說治理國家,你們百官沒責任麼?
御史譚耀就會說“昔何以順,今何以違?”,大明朝以前好好的,怎麼到你手上就不行了?
嗯,沒錯,以上都是萬曆皇帝經歷過的事。
總之,就是你皇帝乾的不行!
但皇帝要真想好好幹?那對不起,赦詔大不奉行。
不止是百官,甚至他的生母,那位李貴妃,也只拿他當孩童看待,動輒呵斥,體罰。
前身登基之後,經歷過罰跪、呵斥,數不勝數。
甚至被逼著讓內閣代筆,以他的名義下罪己詔。
可以說,上下內外,統統都是孩視天子的反賊!
當然,他本就是孩子,以孩視之也沒什麼不妥,大家實事求是罷了。
可這不是屁股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嘛,他朱翊鈞非常自覺地站在了應有的立場上想問題。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換言之,這也意味著,他沒有親政的“群眾基礎”。
剛想到這裡。
疼疼疼。
太陽穴突然突突直跳!
朱翊鈞眉頭一皺,連忙止住思緒。
他剛剛穿越,還是一個十歲小娃的身體,一經深思就有些頭疼欲裂。
揉了揉眉心,好一會眉頭才舒展開來。
就在這時。
一個老太監舉著燭光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殿下!如何又睡了回去!百官還在文華殿等候,還請速速與臣前往,不然貴妃娘娘來了您又要挨訓了!”
見到朱翊鈞還半臥在床榻之上,語氣急切開口催促。
朱翊鈞一聽這老太監搬出李貴妃,心中就是一跳,下意識有些慌亂。
他立刻明悟,這是前身本能,作為一個十歲孩童對那位動輒呵斥自己的生母的懼怕。
朱翊鈞深吸了一口氣,壓制住前身的本能,緩緩抬起頭,仔細打量面前這位躬身謙禮,卻略顯陰鷙的老太監。
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兼管御馬監事務,馮保。
他輕易在腦海中找到了對應之人。
聽這一長串名號,就知道是個人物。
實際上,也確實是個人物。
馮保此人可不簡單,乃是明朝有名的大太監。
有名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