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屠羲英半晌沒有說話,追問道:“屠卿,你若是口中說官位一日可棄也就罷了。”
“但你身為鴻臚寺堂官,這一年裡,坐班時日不足半,整日周遊於寺廟道館,講經布學。”
“屠卿,朕實在是好奇,既然不欲做官,當初為何要考取功名?”
他靜靜看著屠羲英。
這一輪考成裡不合格的,以這種人最多。
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不僅不貪汙,反而還有清廉的名聲,甚至經常批評這個專權,那個倖進,儼然一副清官的做派。
但問起本職工作呢?
那不好意思,本官不慕功名,本職工作也不想做。
不做事,自然也不會犯錯。
尸位素餐,俗稱的佔著茅坑不拉屎。
搞得各部日常運轉,有時候經常出問題。
就拿前次萬壽節來說,來上賀的使臣可不止朝鮮這個孝順兒子,別的藩國也來了人的。
但屠羲英那幾日講學去了,萬壽節當日才給各藩國安排去赴禮部的宴,朝鮮都吃完走人了!
更可氣的是,這種所謂“不慕功名”的人,往往還能得到士林交口稱讚,升官飛快。
屠羲英從容之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低眉垂目,沉默不語。
過了好半晌,屠羲英才緩緩道:“陛下,臣不是不欲做官,實是水土不服,一到鴻臚寺坐班,就身體不適。”
“臣請回南直隸。”
朱翊鈞差點氣笑了。
死豬不怕開水燙是吧?
搞了半天,考取功名是為了衣錦還鄉,等著退休享福?
這廝歷史上就是這個月溜回南直隸的——“鴻臚寺卿屠羲英,以水土不調改補南京衙門。”
至於回去幹得怎麼樣呢?
評價不一。
南直隸同僚對此人很是誇讚,稱其為士林楷模,陳敬宗後第一人。
而南直隸的學生就不一樣了,罵其有損師德,行事乖張。
同僚誇讚,卻讓整個國子監學子都聯合起來排斥的官僚,都懂是什麼成分。
發展到最後,南京戶科給事中王蔚看不下去了,參了屠羲英一本,說其行事乖謬,有虧師範,以致生徒叢怨。
不慕功名的含金量。
朱翊鈞都懶得答屠羲英所請,揮了揮手,給人打發出去了。
待到屠羲英走出考功司官署門檻之後。
朱翊鈞才轉頭看向一眾庶士吉:“諸卿之中,有無不慕功名的?”
“現在說與朕知道,還能儘早成全。”
李得佑連忙出列道:“陛下,此人矯飾偽作,一眼可知!”
“心中既無國家百姓,亦非不慕功名。”
“乃是效仿吏部尚書陸樹聲,邀買名聲,東施效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