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這邊,單子做完的話,已經可以排到明年,今年的出貨量,至少可以帶來三十億左右的營收,扣除各種成本,交付之後最起碼能夠獲取十二億的稅後淨利潤。
電視機這邊,礙於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的產能問題,今年的四個月,大概只能產出四十萬臺電視機。
由於MT系列的黑科技加成,高售價也就意味著高利潤。
而且銷售渠道全部走喵爪購物,運輸的話是喵爪快遞,宣發渠道也都是自家的。
按照平均每臺一千二的淨利潤來算,也有四點八億淨利潤。
新能源汽車這邊今年先不算。
人工智慧在供應內部之外,至少可以帶來三個億的淨利潤收入。
這麼算下來的話,喵芯今年就可以產生一百八十億的淨利潤,這些錢如果想要花的一乾二淨可不容易。
人家華夏手機拿出六百億做研發,那是在五千二百億營收的基礎上的。
沒那麼大攤子,你想做那麼多的研發都做不進去。
孫默予經常看管理學叢書裡頭在說開源節流。
如果他的目標是花光五年的利潤,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下“開源節流”?
嗯,應該說是反過來的開源節流。
節流的話,就是提高用人成本,給研發人員更好的待遇。
孫默予對這個有執念。
半導體行業的落後,除了一些客觀原因。
更讓人無奈的是人才的缺失。
喵芯能夠發展到今天,是因為裴潛龍這位小天才夢幻般的設想出了晶片聯盟這個東西。
吸納了幾乎整個行業的人才,來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
晶片聯盟這麼多的人才,根本不是說你揮舞著幾個臭錢就能全部挖過來的。
隨便選擇一個高校進行調查,你會發現,微電子專業的學生還從事微電子行業的比例低的嚇人。
優秀的人都去了網際網路行業。
那為什麼我們郭嘉微電子專業的人才都湧入到了網際網路行業,有一個關鍵原因——資本。
如今發展的最好的網際網路產業,在場地、裝置引進、人才儲備方面並沒有嚴苛的要求,甚至只需要租一間辦公室、有一個不錯的想法,就有投資人提著大桶大桶的鈔票過來,給你投錢。
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和投資人把融資給簽了。
不同於網際網路,半導體實體制造業本身並沒有能吹的天花亂墜的好故事,擺在面前的就只有各種各樣的預算表。
最關鍵是它資本積累的速度慢啊,等一家實體企業做大,那邊網際網路企業估計已經膨脹完好幾輪了。
而當某個行業的投資者變少的時候,從業者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連飯都吃不飽,誰願意累死累活去研究晶片?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學微電子專業的,大學畢業之後你留在實驗室和導師一起搞研究,每天累死累活每個月就拿個幾千塊錢的補貼。
而你的同學則早已看破紅塵、剃度防禿,去了每天 996 的網際網路公司,儘管也是累死累活,但上手就能拿到 2萬、3 萬的工資.
隨便跳個槽再翻個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