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是全球影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
09年下半年,也是全球影壇精彩紛呈的一年。
先是暑假期間的迪士尼出品、華龍影業和萌人影視參與投資的《魔境仙蹤》綻放光芒,讓全球無數觀眾領略到3D大片的風采,揭開3D大片序幕,被譽為開山之作。
然而在當年11月份,這部投資兩億美元的3D奇幻大片,就遭到了一部製作成本55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暮光之城2》的全面打壓。
《暮光之城2》延續了第一部口碑極度兩極分化的現象,票房更上一層樓的同時,也無法擺脫“幼稚”、“無聊”、“沉悶”等標籤。
有正面報道:
“又一次看見俊男美女們在銀幕上演吸血鬼與人類的禁戀,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真的很優秀。”
“一段傳奇在銀幕上承上啟下的精彩之作。”
……
有中性報道:
“儘管情節乏味,但有時足以引起觀眾的腎上腺素上升,有足夠的性·感畫面,利用其驚人畫面取悅任何人。”
“對於女性觀眾來說,這部奇幻愛情電影足夠浪漫,足夠吸引更多的低齡女性觀眾為票房做出貢獻。”
……
有負面報道:
“電影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愛情故事,但其狼人的影視作用未能達到效果。”
“為2008年暮色的續集,《暮光之2新月》未能滿足影迷的要求。影片充滿了各種不嚴謹的人物性格、荒謬的情節、笨重的人物對話和片狀的人物刻畫畫面。”
……
《新月》票房火爆,口碑在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之間產生了巨大分歧,在觀眾群體和評論家分歧更大。
著名影評人羅傑·艾爾伯特只給《新月》打出一顆星的評價,稱“影片中的角色真應該被逮捕,真不知道他們在那晃盪什麼,觀賞這部影片的過程就像慢悠悠地開著拖拉機在行走”。
但是,《新月》的火爆將一個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推到眼前——還被當成孩子的90後,已經成為電影的主要消費力。
有分歧,就有新聞;分歧越大,新聞越多。
隨著《新月》票房的步步高昇,各國媒體也紛紛展開褒貶不同的報道。
不僅針對《新月》的口碑展開報道,還用來和首開3D大片先河的《魔鏡》進行對比。
3D大片真的是未來影壇發展方向嗎?
進入12月,《阿凡達》全球公映,給出了看似明確的答覆,也終結了《新月》的一系列成績和引起的輿論風暴,並且重新整理了一個又一個記錄。
12月16日,國際大導演卡梅隆執導的3D科幻大片《阿凡達》,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全球共計10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
華夏知名導演晹小星執導的科幻電影《盜夢空間》,也於同一天全球首映。
就這麼霸氣,硬槓《阿凡達》!
這是麥小余決定的,當時反對意見非常多,包括他的小夥伴晹小星,都認為這個決定太草率了,有點像以卵擊石。
其他人的意見比較一致——錯開一週,在《阿凡達》上映次周,也就是聖誕節前夕,《盜夢空間》再進行全球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