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見過有像楊和這樣心思縝密,能看到問題、想到解決辦法又能付諸實踐的武人。
談話間,一行人已到了楊和大帳,眾人紛紛入座,一軍士為眾人倒上茶水,楊和拿起一杯仰脖一飲而盡後大叫道:“暢快!”
眾人聽之莞爾一笑,也對這豪爽的楊和多了份好感。
楊和放下水杯,對樗裡驊道:
“某為粗人,虛長樗裡兄弟幾歲,以後便喚你賢弟吧,你也知大哥久在軍中,最不喜歡官場上虛虛腦腦的,況且賢弟此番出更戍邊,也算是軍中之人了,以後再出將入仕,做大哥的也面上有光彩。”
說罷哈哈一笑,又道:“這次賢弟戍更之地在何處啊?”
“玉霄關”,樗裡驊答道。
“玉霄關?
嗯,玉霄關是須彌山脈七關最南面的一座關隘,介子安排你去玉霄關可能也有歷練之意。
但玉霄關離內地太遠,距離最近的龍德城也有數十里,且山路崎嶇難行,糧草兵器均難以運送,好在戰前兩年內陸續會將戰時耗費的物資運送齊全,但戰事一開,再往上運就難了。”
楊和聽到是玉霄關後,有些想不明白介鴛為何會將樗裡驊送到如此遠的險地。
或許是為了鍛鍊樗裡驊領兵的本領,但這樣做未免過於危險,介子為何會這樣安排呢。
但自己又是外人,卻不好直說,再看樗裡驊面帶笑容的樣子似是沉著於心,或許是自己多慮了。
但打仗的事情,哪裡會那麼簡單,這小子太年輕,自己還是多囑咐他吧。
楊和想通此節後,便又道:
“樗裡兄弟,此番總制府著你領兵千人還是五百?
兄長提早替你再備一部分糧草兵器,兄弟走時切勿覺得行軍勞累,到了玉霄關就知道好處了。”
看著楊和如此關心自己,樗裡驊內心裡升起了一絲感動,但他仍是微笑著對楊和道:“百人。”
哐!只見楊和手上的茶杯掉到地上摔成了兩半,嘴巴長了老大,瞪著樗裡驊嘴裡只是重複說道:“百,百,百人?”
“楊校尉勿驚。”
這時魏元琦再也坐不住了,其實他們三人今早聽說樗裡驊只是任了百將之職,都心有不平,但畢竟總制府之事他們也算是經歷者,也是知情者,所以倒也不是那麼驚訝。
只是覺得趙之澤和趙淵欺人太甚,也不理解為何介鴛不為樗裡驊去爭取。
一路走到軍門行轅都生著悶氣,只是看樗裡驊雲淡風輕的便也不好多說。
對三人中脾氣最為火爆的魏元琦來說,門口與軍士衝突只是一個點燃火藥桶的引子,此時卻是徹底炸了。
他便不顧高雲策和梁青書的眼神阻止,滔滔不絕的將總制府如何與樗裡驊為難之事向楊和說了一遍。
但他到底也是左議事廳能力出眾的人,自然也知道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也就把趙之澤等人剋扣糧餉之事隱去不談。
即便如此,楊和聽完也是一臉怒意。
帶百人去玉霄關,就是算上原有守關的將士那也沒有多少人。
玉霄關現有守將只是個二五百主,千將之職,爵位頂多是個不更,但也比樗裡驊這個大夫武職更高,更別提邊關中的那些百將爵位只是些上造、簪嫋等低階爵位,卻和樗裡驊這個大夫是相同的武職,那樗裡驊去了玉霄關只能屈於人下了。
此事於理不合事小,打起仗來危險也會非常大。
說句不好聽的,按照以往與戎狄作戰傷亡看,百將戰死過半也是常事,更不要說樗裡驊一看就從未習武。
這哪裡是戍邊,分明是借刀殺人。
此刻,營帳裡鴉雀無聲,除了樗裡驊依然面帶微笑外,帶著怒意的眾人均看向了楊和。
因為眾人發現,楊和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