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家仙人的古蹟就在眼前,算上洞禾真人以及徐承和張沫這道門三人,以及後續趕來的名家和陰陽家各一名頂尖修士,曾經的諸子百家中,最強勢的十二家流派,居然算是再度聚首。
這一行二十六人,在論聖書院勞豐嶽的帶領下,穿越太虛,一齊前往解讀出古蹟主人身份以及古蹟來歷的那座石碑處。
徐承和張沫第一次切實地踏入太虛之中,此前從戮魔劍劃開的通道內穿行,時間太短,根本算不上進入太虛。
真正的太虛之中,便如前世的太空一般,若是朝沒有界域的方向看去,當真是深邃黑暗地可怕,令人不自覺有一種陷落無助的感覺。
不過緊鄰著一域的區域,還稍微好上一些。
徐承和張沫回首望去,發現界域並不像前世理解的那般,是一顆實實在在的星球,而是一片籠罩在恢弘靈光的廣袤天地。
一旦離開界域之中,只覺天地若藏在鏡子中的畫面一般,剛一走出,便有一種剝離感。
不過臨近界域的太虛空間,還會被界域天地的靈光所照耀,只要不走得太遠,普通的聞道境界修士,還是能支撐得住。
此次完完全全行走在太虛之中,徐承和張沫感覺周身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再不斷損耗和牽扯周身的靈力。
而且他們明顯能夠感覺到,太虛之中並不是一片空無,其中也有類似天地源炁一類的東西,可是他們絲毫不敢引動,因為他們不自覺散發的靈炁,甫一與之接觸,便被莫名吞沒。
這種力量,貿然引動入體,說不得最後會直接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他們想,那些被太虛腐化肉身的生靈,應當就是因為吸收了被稱為太虛炁的這種物質,才致使如此。
以靈力包裹全身,全力跟隨一眾修士腳步的徐承和張沫兩人,第一次察覺到他們與聞道巔峰或賢人巔峰修士的差距。
雖然說起來,兩人一人憑藉劍心道意,可以毫無壓力地驅使戮魔劍及戮魔劍式,一人憑藉自身的絕梅道意,將魔心宮道法,演化為足以限制下界所有修士的神通。
但是其二人的境界,總歸還是聞道初境,自身的靈炁儲備以及仙脈仙魂,對於靈炁極限的承受能力,還是不如這些老牌巔峰修士。
即便二人能在實戰中,力敵巔峰修士不敗,甚至還略佔上風,但一到比拼耐力、持久力或修士底蘊的時候,他們總會落於下風。
這次跟隨如此多頂尖修士探尋遺蹟的二人,以心神互相交流著自身感受,最後紛紛決定,此次之後,定然要加倍奮進,不能因為道法神通強悍,便忽視境界提升。
如此想著,一行人緊趕慢趕,也是在大約半日之後,來到雜家仙人古蹟之外。
此間離萬道域的天地已相去甚遠,但按太虛之中的尺度來說,也算是相近。
遠遠望去,萬道域天地的靈光,大概還有巴掌大小,隱約間,能看到萬道域天地之後,還有一塊相差彷彿的靈光,想來應是仙凡域的靈光。
若是運足目力,還能發現更遠處有一抹金色光點和暗紅光點,若按這種思路,那兩個光點便是金藏域和魔羅域。
至於聖天域和地幽域,徐承和張沫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最後還是洞禾真人看兩人四處張望,悄然傳聲告訴二人,這兩域的情況很是特殊,若透過從太虛去尋找,估計窮極一生都難以找到方向。
隨後徐承和張沫也不去關注界域天地靈光一事,畢竟眼下他們已到古蹟,這才是最緊要的事情。
這座歷經不知何其悠長歲月的灰色石碑,一絲磨損的痕跡也無,其上清晰地刻印著數百個奇異字元。
聽一旁的勞豐嶽為大家逐字逐句的解讀著,徐承和張沫漸漸明晰,其上是那名雜家修士,在告訴來著,此處是他的長眠之地。
根據其上所說,這名雜家修士,乃是上一個大會元之前,突破至聖天域中的修士,彼時道門和諸子百家都還未有分離。
不過這名修士也在記載中述說,其經歷過道門崛起,知曉下界仙凡域與萬道域分離,雖然只是簡單提及,不過言語中,還是帶著些許遺憾之意。
然後便是其聖天域中的些許事蹟,最後此人按其自己的說法,應是修行到了金仙境界,到此便難有寸進。
在數萬年前,感覺壽元將盡的他,窮極一生修行理解,藉由落在天外的道場,建設了這方既是陵墓也是遺蹟的神秘所在。
他的意願是效仿前人,將古蹟推回飛昇前的下界周圍,遙遙相望,卻互不影響。
不過不知為何,原本應是停在尋常聞道境修士不可抵達之處的古蹟,卻逐漸逼近仙凡域,以至於如徐承和張沫這般,聞道初境的修士,勉強也能到達。
他們這一行二十六人,為的便是探明此事,順帶解開數萬年前,雜家衰亡的真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