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域內,域如其名,自有仙凡分隔,除開如此,也有正魔兩道。
今時,道長魔消,曾經在鈞正州中部都佔據半數以上地界的諸多魔道勢力,也基本連帶祖庭,都退到鈞正州東南角之外。
現下,魔道勢力最為集中的也正是東方蒼離州、南方乾炎州以及東南方的明陽州。
此前徐承說是遊歷天下,其實這三州也甚少涉足,出鈞正州之後,便只在乾炎州邊緣待過一段時間。
其實早也說過,徐承看似行事自由,對自身實力極為自信,但實際卻是無萬分妥當,是不會親身歷險,即便是獨闖赤荒淵,也是留有元一天道印的最後底牌,才敢進入。
初次入世歷練的徐承,自然不會涉險進入魔道三州,即便他實力足以戰勝部分聞道修士,但是萬一遇上些老怪物,或者底蘊極為深厚之人,那徐承必然討不了好,說不得就要栽在裡面。
如果身死,對於徐承來說會發生什麼,徐承完全無法預料。
徐承到現在為止,都沒能弄清楚那輛列車到底是什麼東西,他想要在這方世界中找到張沫,也是按基本邏輯來說,同在一輛列車上的兩人,應當被同時下放。
不過,那列車本就不是能用邏輯和常理理解的事物,所以在徐承作為餘清時,他若不是成功步入修仙一途,應該也會放棄找尋張沫,並靜靜等待屬於餘清的人生終結。
幸而徐承有了些實力,後來也得到些時間,可惜,這兩百年來,徐承依舊一無所獲,無奈之下,徐承只有回到元一天道。
月餘前,鈞正州中傳出訊息,戮魔劍劍主交接,戮魔真人卸任,迴歸原名虛鋒子。
而其唯一弟子,消失兩百年有餘的淵承道人迴歸門中,接替戮魔劍以及戮魔真人道號,成為本會元第四位戮魔真人。
有傳言,淵承道人僅有神悟修為,是數萬年來第一位,在元一天道中以神悟境界,執掌一方道場之人。
傳言並非空穴來風,有來自多州的勢力,證實淵承出現時,僅有神悟修為。
聽聞此言,魔道各方自然蠢蠢欲動,原因自然是戮魔真人的影響力。
由戮魔兩字,其實能看出戮魔道場到底在元一天道乃至整個仙凡域正道是何種身份和職責。
戮魔道場,除開雜役外務,正式門人只有一人或二人,這兩種情況出現。
要麼是當代戮魔真人獨自鎮守道場,要麼是戮魔真人找到唯一傳人,並收入門下教導。
在戮魔劍交接之後,便意味著接下來,持劍人將要站在對抗仙凡域魔道的風口浪尖。
傳劍只有兩條路,一是戰死,二是執劍三千年。
本會元之初,正道昌盛,便是徐承的師祖一劍一劍殺出來的結果,此後徐承的師爺以及師父,皆是執劍三千年而傳。
現下,既是徐承接過戮魔名號,第一件事,自是要露露本事,若是讓魔道看輕,今後說不得又要滋生不少亂象。
然而徐承本人似乎是毫不著急,從他接過戮魔劍後,就一直以溫養神劍為由,隱居道場不出。
直到某日,一襲赤紅神光直穿元一天道數道大陣,徑直落在戮魔道場的山頭之外,這才引得沖霄劍氣現世。
時任元一天道道主的洞禾真人,喚停所有要對紅光主人動手的門人,她知道來人乃是赤荒子,而其此行找到徐承,正是要一同前往明陽州,探尋地仙遺蹟。
彼處恰是當今修真界正魔兩道交鋒最為膠著之地,徐承和赤荒子的進入,必定引起不可預知的影響。
洞禾真人需要徐承證明自己,證明元一天道和當今正道的實力,也需要解決地仙遺蹟的歸屬問題。
若是因此而再度引起仙魔兩道的爭鬥……
那正好如了洞禾真人的願。
……
明陽州中,雖說魔道昌盛,但是近些年,一些正道門派,也在州內建有不少城池勢力。
好巧不巧,就剛好在一處雙方勢力較為模糊的地帶,一群大約嬰解境的正魔兩道修士,為一個寶物大打出手。
其中一人不小心觸動寶物禁制,導致寶物徑直朝地下深處攻擊。
這一下,瞬時引動隱秘數萬年也不止的地仙遺蹟,僅僅是最外層的防護,便將這群修士衝得七零八落。
隨後此間山勢地貌發生巨大變化,數座山脈以及河流匯聚,形成一錯綜複雜的詭秘山谷。
山谷之外,籠罩著即使是聞道修士也感到棘手的防護大戰。
唯一的出路,是那群人逃出的兩人,歷經重重危險才找到的一處生門。
一正一魔兩人,帶出的第一個訊息,便是此處有鎮元大仙真傳,乃是地仙之祖遺蹟,聖天域中消失數個會元的五莊觀,就藏在遺蹟深處。
此訊息一出,原本此處的本地勢力,是想暗通款曲,暫時摒棄正魔之別,共同開發遺蹟。
然而遺蹟內部藏著五莊觀的訊息不脛而走,導致向整個正魔兩道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