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趕到乾清宮的時候,聖上的遺體正在空床上躺著,看著就像是睡著了一樣,格外的慈愛。
言蕪雙將頭埋在戰戈的懷抱,實在忍受不了的大哭出來,這一年裡,她的又一個長輩去世了。
後宮傳來訊息,德妃娘娘情緒激動,致使身體受損,也薨了。
這件事情有很多的疑點,但是這個時候,傳頌出去的就是德妃娘娘對於聖上的深情,故而為聖上殉葬。
十皇子一夜之間失去了父皇和母妃,早早又失去了母后,七八歲的孩子肩上擔著無形的重任,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卻是讓人心疼不已。
好在,言蕪雙以皇后義女身份為聖上守靈,戰戈以聖上義子的身份守靈,共同陪著太子,也算是照顧了太子的心裡健康。
等到聖上和德妃入了皇陵之後,整個京城這才全是安靜了下來,事急從權,守孝也從之前的三月到了現在的十五天。
百官建議,讓太子上位,登基為帝。
年幼的太子站在大殿之上,看著周圍百官的臉,越發面無表情。
幸好,這個時候,戰戈來了。
“太子登基的確是大事,也是天理昭昭,理所應當。不過,太子年幼,還沉浸在聖上去世的悲痛中,如今,大邑邊疆平靜,國泰民安,太子過段時間登基也是可以的。魏國公大人。認為呢?”
身為一字並肩王,戰戈所說,自然是有威信,聖上雖然將巡防營的兵權轉讓給了姜傲,但是姜傲也是戰戈的人呀。
魏國公一向是不上朝的,但是現在情況特殊,每次上朝都會過來。
“王爺所言有禮,欽天監觀察天象,不知大師對於這件事情是怎麼看的?”
旁邊站著沉默的一位老者上前,白眉長鬚,端的是仙風道骨,這就是欽天監的大師,淨海大師。
“臣夜觀天象,大邑暫無憂慮,國公大人所言也是有理,太子是天定的帝王,又有文武曲星輔佐兩側,還有一字並肩王的輔佐,百官的忠心耿耿,登基此事,暫且不急,免得外側對於太子言論不好。”
這聖上剛死,太子就急著上位,對於後人來說,史事也是可以猜測的。
“既然如此,登基此事尚且不用著急,由內務府儘快製作太子登基所用朝服,切記不可敷衍。”
魏國公此話一出,百官皆應是。連公公也是放下了心,靜靜地站在了太子身後。
正在此時,一個言官突然稟奏:“殿下,聽說行宮之中,幾位皇子都因聖上之事病倒了,好歹也是殿下的兄弟……”
連公公笑著上前:“大人不必多說,聖上留有旨意,不論任何原因,就算是太子殿下登基之後下的聖旨,赦免幾位皇子的通通不算。”
下面的幾個官員臉突然就變色了,連公公在上面,看的清清楚楚,嘴角笑意慢慢加深。
“這位大人,聖上留的密旨本不應該這個時候說出來,只是為了安文武百官的心,咱家就冒犯了。”
言官誠惶誠恐的行禮:“殿下,微臣不知此事,只是為了兄友弟恭,這才提出這麼個建議,還請殿下恕罪。”
戰戈對著太子點點頭,太子小臉看著下方的言官,面色冷峻,聲音雖有些稚嫩但是格外堅定。
“大人所說,吾自是明白,只是父皇有旨,爾等不可違背,幾位皇兄闖下大禍,禁足於行宮之中,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仁慈,之後,若是有同情的人,可一同前去,吾定不會阻攔。”
百官唯唯諾諾的應聲,未曾想過,太子還會有這般伶牙俐齒的時候,至於旁邊,戰戈面色帶笑,魏國公眸中含著欣慰,至於宰相,看著這個年幼的太子,心悅誠服。
大邑有這樣的帝王,不說八方來拜,也足以震懾周邊各國,讓大邑保持如今的地位。
太子後面緊緊握著的雙手,慢慢的鬆開了,臉上也有了聖上的威嚴,心裡卻是慢慢鬆了一口氣。
原來,強橫一些,也沒有什麼困難的,他是大邑的帝王,要繼承父皇的遺憾,開疆闢土,守衛大邑。
安排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百官皆是慢慢退了下去,一路走一路說話。
早朝之後不久,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太子乃是天定的帝王,種種寓意極好的詞語傳遍了京城,並且,逐漸向著外面傳去。
流言也是需要引導的,太子年幼,為他造勢,此乃理所應當。
等到日後太子長大,真正執掌權力的時候,知曉曾為他所做的一切,心中甚為感激。
之前的徵北大將軍府如今已經是一字並肩王府,戰戈雖看似沒有兵權,但是卻真真正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