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饒命 (第1/2頁)

南匈奴大單于羌渠也顯示了自己的誠意:不僅使團帶隊之人派來自己的兒子右賢王於夫羅,而且還把上次隨著鮮卑人步度根部,參與攻擊興漢軍的一些匈奴人部落頭領抓了起來,裝了十幾個囚車全部押到興漢城,交由興漢軍處置,還言辭謙卑地乞求王博原諒失察之罪。隨行還帶來不少上好的毛皮和十數匹上等戰馬,作為禮物。

對於於夫羅,王博還是有點印象的:其人在漢末歷史上也屬於一個比較憋屈的人物。本來是忠於漢室的,在張純勾結烏桓人造反時,還曾帶領匈奴騎軍前往助陣,未幾,匈奴族人對漢庭的強徵暴斂不滿,其父羌渠被叛亂的部眾殺死,並擁立大將須卜骨都侯為新單于。

萬般無奈的於夫羅赴漢都求援,希望藉助漢庭的力量復國,結果正逢靈帝薨斃,朝堂大亂,而本人也被扣留數年之久,後來趁亂逃離。想要返回匈奴故地,卻不為國人所接受,眼見無法返回部眾,只好聚集少量忠於自己的部眾滯留河東。

對漢庭大失所望的於夫羅,後來勾結白波軍四處劫掠,參與諸侯間的戰爭。直到歸降曹操。最為讓人稱道的是,在漢獻帝遇難時,還初心不改予以保護,也算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

所以王博也沒有擺架子,在興漢城接見了於夫羅,於夫羅獻上所帶的禮物,大讚王博天神下凡,興漢軍不世虎軍,並表達了匈奴人希望大量交易興漢酒的願望。

王博在於夫羅的一頓天花亂墜的誇讚中,根本不為所動。帶著他前往參觀了一圈剛剛建好的興漢軍英烈公墓,指著地上還沒有來得及下葬的陣亡將士棺木,措辭強硬地表示:興漢軍兄弟都是寧折不彎的勇士,他們的血不會白流。

既然參與的匈奴部族不是出自羌渠的意思,那就是出於自己部族的意圖。雖然最後見機不妙退出,但這種趁火打劫的貪婪之心不可饒恕!這些頭領也可以免除死罪,而他們的部族必須派五千青壯,入興漢城苦力營服勞役數月,待期滿後連同其頭領一併放歸。並且王博保證不會刻意虐待其族人,放歸時不少於四千五百人。

否則,興漢軍將截斷通往雲中、五原、朔方等地的商道,不讓一粒糧食、一塊鐵、一斤鹽進入匈奴部落。

至於於夫羅提出的大量交易興漢酒,王博回應:興漢城願意和一切保持友好的胡人做生意,興漢酒除醫酒稍作限制外,其它的依產出足量供應。價格可以比照過往商隊來交易,但興漢城不收錢幣,匈奴人所能用來交易之物,目前只能是戰馬、牛羊,以及可以製成甲冑的上等毛皮。

滿臉謙卑的於夫羅聽完後,摸了摸臉頰旁毛茸茸的貂尾,沒有當場給出回應,彎腰施禮表示:此事關係重大,需要其父羌渠大單于做主,他馬上派人急速返回匈奴地,將王博的意思告訴大單于,並請他儘快給興漢城以答覆。

看在於夫羅帶來一些好馬的份上,也為了顯示自己願意親近匈奴的誠意,王博簡單設宴,拿出自己藏的上好興漢補酒,招待了一下於夫羅,找了人陪他四處逛逛,就把他扔到一旁,置之不理了。

而於夫羅也不以為忤,每天興致勃勃地纏著陪同的牛洪,到興漢城的各個角落參觀,滿眼都冒著崇拜的小星星。

數日後,於夫羅拜見王博,稟告了羌渠單于全部答應興漢軍要求的訊息,並已將五千服役苦力送往武進城外,隨行攜帶的還有,用於交換興漢酒的第一批牛羊、戰馬近千之數,請王博派人接受。

聽完於夫羅的述說後,王博非常高興,比每次見到張寧還表現的過分。大喜之下,另外贈送了羌渠十幾斤藥酒、果酒以及一些新式傢俱,又好言安撫了於夫羅一番,才安排著對興漢城帶著無比崇敬的於夫羅返回。

看著於夫羅率領南匈奴的使團,謙笑恭順地告辭離去的身影,王博不僅想道:這一對匈奴單于父子,對大漢其實還是很臣服、很忠心的,他們代表了老一代對大漢恩德的感激。後來匈奴人的不安分,都是因為漢庭的昏庸和戰亂,給一些心懷異志的族人創造了機會。

看來什麼時候,都得自身強大,別人才不敢小瞧於你。

雲中的鮮卑人經此一戰,根據王安的描述,王博估計鮮卑人的青壯,應該損失了最少一半,步度根現在恐怕已經火燒眉毛了,正想辦法極力安撫自己的族人了吧?哪還有時間顧得上再來進犯興漢城?

當下王博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發展和壯大興漢這個新生的小政權了,等攢足實力後,如果能夠趕在明年張純叛亂以前,一舉拿下鮮卑人盤踞的定襄、雲中、五原,那剩下的南匈奴人,臣服指日可待!如果再安撫教化數載,就變成了漢人,也不存在對立的矛盾了。

而要想發展壯大,在這個亂世之中,不外乎錢糧自足、兵甲自立兩樣。

簡單說,就是最起碼糧食要達到自給自足,讓興漢人能吃飽,這是根本。這一戰也讓王博感到此事的緊迫性,商隊僅僅斷絕了一個月多點,興漢城的糧食供應已經捉襟見肘了,要不是後來一戰大勝,那王博最需要擔心的就不是鮮卑人的數萬大軍了,而是自己下頓吃什麼的問題啦。

就學曹操的屯田吧!眼前這兩條嘩啦啦的河流,可不能像古人一樣看著白白浪費掉,去整一些什麼“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垃圾詩賦,咱整點水渠啦、水車啦,用來灌溉農田多好?王博一想起這些個“詩仙”呀,“詞聖”呀,就來氣,都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的愚民玩意兒,普通人關心的永遠是自己的飯碗……。閒下來的王博又開始神遊之旅了。

好長時間沒有坐在一起的陳融,這時候找上門來,向王博訴苦:這個後勤苦力營最近俘虜太多啦,雖然給楊鳳分去不少,但仍然是人滿為患,陳融身邊也沒什麼得力的武將,對著這些身強體壯的鮮卑大漢,是每天提心吊膽,生怕出什麼亂子。再說現在兩關和道路已經建設完善,用不著大規模的苦力了,各個作坊又不敢用他們,還得管吃管喝……說了一堆,其實就一句話:我不要這些白吃的胡人啦!

王博看著白髮添了不少的陳老爺子,連忙道歉:“陳老恕罪!恕罪!清逸疏忽矣!”

剛剛還撅嘴的陳融,馬上換成一副慈祥面容,嘆道:“主公勿如此,融觀主公領吾眾一路走至今日,無一日不殫精竭慮,唯恐吾興漢陷萬劫不復之地!唉,難為主公矣!”說著還抹了一把眼睛:“吾此老骨捨棄又何妨?在融心中,汝豈僅主公之名?吾早將視為子侄輩矣!……”。

絮絮叨叨的說了不少,像極了前世的母親。王博不由得一陣暖流衝上心頭,眼圈泛紅道:“陳老待清逸如親人,吾愧領之!現清逸孑然一身,不若……”。

誰知老傢伙一聽馬上打斷,搖頭晃腦地一溜煙兒跑了。

“老不正經!整哭小爺倒溜了!”王博笑著心裡暗罵道,但他也知道陳融之意,是為了維護自己在興漢軍裡的威嚴,才不惜以逃跑來拒絕的。

感動之餘,又想起正事:我該往哪兒安排這些俘虜呢?送回去?顯然不行!對呀!開荒、備耕,嗯…再把御奴關到武進縣的山路修了,來年還得出雲中揍鮮卑人吶?

想通後,王博馬上叫來楊鳳,然後讓他負責此事。

首先找一些老農到河邊,劃定適合耕種的地方,分一半鮮卑俘虜去將上面的雜草樹木直接焚燒,清理出來,準備明年的春耕。剩下的一半,直接打發去修路。

最新小說: 高武三國:我能抽取果實能力 大明:我只想做個清閒藩王! 將兵天下 大晉文魁:我只是想吃饅頭啊 人在三國,我才是劉備背後的謀主 大明:讓你奉旨監國,你去修仙? 北涼王 回到明朝做才子 大明王侯 折斷之翼 堡宗別鬧 逆天萌獸:絕世妖女傾天下 瑤光錦年不相逢 嫡女重生後每天都在打臉 三國大神棍 長纓賦 大武不良人 北有海棠 逍遙小國公 誰家的甜野小奶團在團寵界搞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