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數句話,就讓眾將狐疑的神色變成了憤怒的目光,並將它引向了李肅那裡。
“其二:王博既添為興漢之主,豈無自知之明乎?似相國此戰功卓著之大賢執掌朝堂,亦生如此之眾叛逆,那王博何德何能,其眾盡皆黃巾殘餘,又如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覬覦社稷重器焉?縱使其僥倖戰勝吾西涼軍,實力驟減之下又如何抵擋洶洶而來之關東諸逆?”
連續的質問讓李肅的臉色青一陣兒白一陣兒,變幻不定。心裡也已經承認李儒的話絕不是有的放矢,但少頃即嘴硬道:“那文優又如何言之鑿鑿白波賊與興漢軍之間必有一戰?而不為同流合汙矣?”
“哈哈哈…”對此早有準備的李儒,得意忘形之下,不禁也將以往在董卓面前刻意保持的謙卑恭敬拋之腦後,笑完就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情,緩緩地道:“此有何難?只需吾等略施微計即可!”然後不等眾人相詢,就滔滔不絕地將心中所想一股腦兒說了出來。
眾人聽完後,包括董卓都忍不住擊掌叫好,一掃此前討董聯軍大肆壓境的陰霾。
且不論董卓統帥的西涼軍將如何應對這山雨欲來的討董聯軍,單說興漢軍此次大舉南下。
早在十數日前,已準備妥當的興漢軍齊聚雁門關前的馬邑城,王博一聲令下,數萬大軍浩浩蕩蕩透過修繕一新、重露崢嶸的勾注要塞,進入了莽莽的谷積群山之中。
王博親帥兩萬青狼軍做為前軍,此時佔據雲中、五原的好處此時顯現出來:每個騎士都是一人雙馬,而且是一水的高頭壯馬,威風凜凜,氣勢驚人;隨後的三萬赤虎軍輪替著大部卸甲、輕裝行軍,無數的箍鐵結實大車由雙馱馬拉著,摻雜在整齊的隊伍間;再往後就是由後備軍和輜重隊組成的後軍,也是一派盔甲鮮明、鬥志昂揚的精銳模樣。
連綿的谷積山縱貫幷州南北,幾乎與西面的盤古山並行,將雁門、太原、上黨等郡夾在其中,組成了並南兩面高山、中間平坦的地貌,太原郡一馬平川的肥沃土地一直延伸到司隸州的河東郡。
出了勾注塞,向北就是一條由山勢以及常年山洪開闢出來的寬敞山道,當然伴隨期間千年之久的汾水也是功不可沒。雖然勾注山橫向並不寬,雁門關前的馬邑、陰館和山後同屬雁門郡的廣武可以說近在咫尺,僅一山之隔,卻因為勾注山的險峻而只有數條山間小道相連,根本無法透過軍馬。所以呢,谷積山中這條寬敞的山道就成了連線雁門郡南北的唯一要道。
經過數百年人類活動的足跡開拓,整條山道倒也較為平整,即使稍有坎坷之處,也在興漢軍膀粗腰圓、幹勁十足的輔兵大漢面前乖乖讓路。因此現在以畜力運輸為主的興漢軍行進速度極快,數百里山路也僅僅走了不到五日,通道出口就已然在望。光憑這行軍速度就已經是大漢其他軍隊望塵莫及了,那要是在興漢境內的話,又不知更要快上多少倍?
不同於赤虎軍緩慢的行軍速度,最先出發的興漢青狼軍在王博的帶領下,沒空欣賞一路上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現早已越過修築的還算高大堅固的太原郡治所晉陽城,紮營汾水畔的文山腳下稍事休整。
現在的太原郡自刺史丁原應詔赴雒陽身死之後,本為幷州牧的董卓又忙於爭權斂勢,無心打理這片富饒而又混亂的地方,匆匆起用的名士刺史竟不知所蹤,也許連董卓自己也不知道當初所拜何人了,反正現在的並南是勢力紛雜、混亂不堪。
上黨一帶由忠於丁原的老部下張揚盤踞;西河郡由舉起造反的白波軍控制;而最大的太原郡在混亂中一分為二:南部中郡、界休等數縣被流亡的於夫羅率殘部控制,北部的晉陽、陽邑、盂縣等地則分別由王氏、溫氏、令狐氏等各個世家大族,或聯合或一家獨大所掌控。
儘管王博在出兵前,已經以密信告知和興漢軍交好的王氏一族,而此時的晉陽城正處在王氏的掌控之中,但在城外毫不知情的晉陽民眾在猛然間看到大隊騎軍的到來,數年前胡騎肆虐的慘景一瞬間就已湧上心頭,也不管看沒看清來騎的裝扮,就一股腦奔向城門,呼天喊地的擠作一團,直到興漢軍繞城而走,才在王氏所派的官員、家兵的疏導下歸於平靜,不過這依然造成了數十人的傷亡。
王博本來還想接著休整之機去拜訪一下王氏的家主,一看到這樣的情景,在略微傷感的同時,也就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不過沒想到的是第二日一早,王家就已經登門拜訪來啦。
王氏一族自漢高祖劉邦時起,就已經在太原這片土地上紮根了,經過數代繁衍壯大,已經成為太原郡乃至幷州的最為龐大的家族了。一開始只是以農牧持家,人丁興旺後慢慢轉為書香門第,知道發展為現在掌握當地農商、民生命脈的一方世家大族,其觸角深入到大半個太原郡的方方面面。當朝司徒王允就是王家人才輩出的代表,而其還只是王氏的旁族之一而已。
不過這王氏雖為當地望族,但其經營農事、行商各地,一貫善待家丁僕從、鄉鄰百姓,除了個別宵小之徒外,名聲並不壞,至少比在河東橫徵暴斂、仗勢欺民,簡直丟盡其祖衛青臉面的衛氏要好得多。王博也是因此才一直與之交好,靠王氏商鋪掩護建立的情報機構,也一直運轉良好,成為興漢軍在幷州的耳目。
王安精明能幹,在機緣巧合之下借了興漢軍的東風,如今已是王家家主面前的紅人,負責王氏對外的一切事務,一早就攜帶著數十車禮物等候王博接見。
進賬一看到王博,原本被興漢軍蕭殺氣氛整的有些緊張的神色馬上樂開了花,胖了一大圈的圓臉上早已不見了以前風吹日曬的痕跡。恭恭敬敬地給王博行了個大禮,先替久病在床的王家家主致歉,然後才小小翼翼地和王博攀談起來。
王博其實從內心對王安及王氏商隊還是懷有感激之情的,如果剛到定襄的時候,沒有王氏這些商隊的幫忙,興漢軍要想在胡騎馳騁的並北站穩腳跟,會變得困難得多,而現在興漢軍能如此兵強馬壯,這裡有王安的一份功勞。所以王博雖坦然地受了他的大禮參拜,但隨即起身熱情地看茶賜座,以老朋友待之,讓僕從出身的王安不禁有些受寵若驚的同時,卻更顯得謙恭異常。
攀談中,王博提到了自己已被天子拜為幷州牧,此次南下就是準備整頓幷州全境,驅逐禍亂的於夫羅,剿撫聚眾的白波軍,從而徹底結束幷州治下百姓的苦難,恢復安居樂業的生活秩序。最後又隱隱告誡:希望王氏不要有抗拒之心。
聽完王博之言,王安不斷點頭稱頌興漢軍的仁義和王博的英明之舉,臨來之時王家家主已明確交代:一定全力配合興漢軍的行動,已經準備了大批糧草資助興漢軍南下之用。只是在末了小心地詢問了一下王博對太原、上黨等郡的行政模式如何?是否照搬定襄、雲中的模式?
對此,王博也早有準備,微微一笑後說道:“此事待吾大軍收復幷州全境之時再行商討,汝返歸告知王家之主,亦勿予太過擔憂!吾興漢軍對敵冷酷不留情,待友自善意滿滿,絕不行過河拆橋之舉!”稍思索一下後又正色道:“然似過往趁亂兼併田地、苛待百姓、蓄養死士之舉,比不為吾興漢軍所容也!”百镀一下“我的三國大改造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