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在前線領兵作戰,我等在後方,斷然不能坐視不理。”
“據九真郡固守,太過被動,不知高相國可有應對之策?”
高讓目光掃向堂中文武,輕聲道:
“諸君可靜下心來。”
一干文武摸不著頭腦,忽有一身材矮壯,面板黝黑的武人,動了動鼻子,道:
“薰香?”
“高相國方才祭拜過天柱神?”
“正是。”
高讓又恢復那副怡然自得的神色,笑著點頭道:
“國中從南到北,雖說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但這九真郡中,卻有一山脈橫貫,乃我國非兵之兵。”
聽著高讓如此言語,眾文武心中也有數了。
高讓指的是,長山之中的南越土著。
即使這些土著不會聽他們的調遣,主動出擊攻打漢軍,但漢軍入了長山地界,只要稍作鼓動,便可讓雙方發生矛盾。
那面板黝黑的武人更是躍躍欲試,道:
“相國,不若就讓我去一趟長山,說動這支非兵之兵?”
高讓應允道:“那就拜託巴將軍了。”
“是。”
眾人見此,心中便鬆了口氣。
巴臨,是南越土著出身,比張議平更純血,其人亦有勇略、威望,正可以作為勸動土著出兵的人選。
漢軍就算佔了日南郡又如何?
分兵駐守之後,又要守衛海岸線,保證物資運輸,可戰之兵還剩多少?
至多也就兩三萬。
莫說南越土著之中,最少也有三萬青壯年可用,就算對上張議平手中的五萬兵馬,也難以取勝。
到時候只要把這支漢軍覆滅,輕鬆便可收復失地。
甚至不少人覺得,丟城失地也在高讓的算計之中。
表面上漢軍是佔了地,可實際上,卻是在無形中,損兵折將啊!
而且流民南遷之後,也保證了國中的糧草供應,九真、交趾二郡之中,不需要額外支出糧草賑濟,同時還排除了不穩定因素。
這一切,不都是抵擋漢軍的最佳屏障嗎?
不過人群之中的呂狹,卻沒有像其他同僚那麼樂觀。
本來交趾國是要發兵進取,攻入瓊州的。
現在卻落入守勢,還不得不放棄日南郡,難道不是已經完全陷入被動之中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