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上一個成功興復漢室的昭烈皇帝,就幹過類似的事情。
昭烈帝當年入蜀中時,就收割了城中富戶,以及強烈抵抗其入蜀的大族。
隨後盡數歸還財物。
這麼一手,收了民心,又止了手下兵馬劫掠。
但張議平萬萬沒想到,漢軍收了田產,不是用來作秀,也不是用來自豐糧草,更沒想著還回去。
而是盡數分給了城中百姓以及流民。
是的,這是個收攏民心的路子,誰都看得出來。
然而真當無數田產,無數糧食擺在眼前時,依然不自行取用,而是盡數分予他人,又有幾人能做到?
即使是為了民心,又有幾人,能有如此魄力?
偏偏漢帝做到了。
“那些流民如何?”
雷蘭皺著眉,臉上寫滿了疲憊,整個人都顯得十分沮喪,語氣低沉無比:
“流民心向漢室,甚至自發給漢軍帶路,協助攻打各郡縣。”
“更有入了行伍,想要與漢軍一同攻城的流民。”
“而那些暫時未有與漢軍有所交集的流民,進了縣城,依然在暗自等待漢軍攻城,偷摸著想辦法,幫漢軍破城。”
“就連那些縣中本地百姓,多半也存著這個心思。”
“哪怕是一些膽小怕事的,也主動幫著漢軍收割、處理秋收的糧食。”
“短時間內,漢軍都不會有糧草危機!”
“反倒是日南郡治下各郡縣,如今已是岌岌可危!”
張議平眼中彷彿已經看到,百姓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一幕了。
剛才還想著漢軍佔領縣城之後,要提防起義,現在倒好,他們反倒是被起義了。
這才多久時間,漢帝的號召力簡直匪夷所思。
好在張議平有大將之風,沒有像雷蘭一樣陷入低迷,而是繼續問道:
“各縣豪族,又是作何反應?”
按照他的想法,豪強們被漢帝強行分家析產,應該多做反抗,調動一切資源守城才是。
雷蘭見此,搖了搖頭,張將軍允文允武,可惜出身寒微,不懂豪族的心思。
豪族,膝蓋軟。
對付百姓,他們可以橫行霸道魚肉鄉里。
但對上正規官軍,根本成不了氣候。
“漢軍強行攻破縣城之後,抵抗強烈的豪族,都被殺了。”
“大多豪族都想著,與其連命都賠進去,還不如分家析產,大多數人,最後都選擇了順從,然後讓族中英才投靠大漢。”
張議平啞然失語,這群豪族怎麼就這麼廢物呢?
別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伱還得笑著把家產送出去,再讓兒子給人家當小弟。
但他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要家裡有人在大漢朝廷當了官,往後什麼土地田產,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