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皇帝打壓豪族,是沒什麼想法的,瓊州之中的世家,大多也正和大漢處於蜜月期,不會過多動作。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雖說這是番邦小國,打壓的也都是些和中原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豪族。
可如果突然發生些意外,再加上早前預料到,東胡人可能會從大漢內部動手,說不定後方就會出亂子。
不過陳伏甲沒太放在心上,後方出亂子的前置條件太多了,就算全都符合了,按照現在的進度,過不了幾個月,皇帝就能打下交趾回師瓊州。
幾個月的時間,就算真亂了,那也是給朝廷送錢糧的。
“除非東胡大可汗親征,不過都知道那老狗年事已高身體不好,要是親征,估計就和送死差不多吧?”
陳伏甲隨口嘀咕了一句,他現在就盼著東胡大可汗死了。
大可汗一死,東胡八部內亂分裂,潁川陳氏投資起大漢,才更加方便。
——
張議平在營中,不斷派遣探馬,探查漢軍的訊息。
他手中的兵馬,根本不是狀態完好,士氣高昂的漢軍的對手。
要麼依託城池打防守戰,要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找機會搏命一擊,擊破漢軍。
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個郡城,有郡兵駐防,不用太擔心。
因而張議平選擇了後者,靜待時機,力求一擊制敵。
漢軍再強再能打,糧草物資仍然是個問題,只要出現問題,就是他發起進攻的時機。
同時高讓的流民毒計,也在緩慢進展著。
要是一切順利,漢軍很快就能陷入糧草危機。
若是強行搶收秋糧,驅趕流民,則必然喪失人心。
失了人心,可比糧草危機更困難。
可謂是步步維艱,縱容漢軍能打下日南郡治下各個縣城,也得隨時防備交趾國民起義,重新奪回城池。
而要防備起義,就得派兵駐守。
可漢軍就四萬兵馬,還要在沿海佈防,一旦分兵駐守,就給了他可乘之機。
張議平依然閉著眼思考,雖說這流民之計,有傷於百姓,可終究讓漢軍陷入了險地。
一旦將漢軍驅趕出交趾國,安置起流民,倒也不難。
“將軍,有訊息回來了!”
雷蘭匆匆入帳。
張議平猛地睜開眼,眉頭微皺,雷蘭的步子雜亂,有些沉重,並不像是好訊息。
“流民出了岔子嗎?”
“漢軍是如何應對的?”
雷蘭神情有些焦急:
“漢軍攻下縣城後,將豪族分家析產,所得田地,全都分給了窮苦百姓與流民。”
“漢軍.竟能如此?”
張議平剛睜開的眼睛,瞪得老大,顯得難以置信。
漢軍能輕鬆攻下縣城,他能想到。
漢軍會處理豪族,他也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