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漢帝真就這麼做了,可想而知漢軍見此一幕,士氣會高漲到什麼程度,又會有著什麼樣的戰力。
本就不可力敵的漢軍,現在可以直接判定為兩軍交戰,正面作戰基本沒戲。
再想想自家的國君。
咱家的國君其實也挺會嘗的,嘗百雪。
雷蘭晃了晃腦袋,想要將心裡這沒來由的一股落差感,給晃走。
張議平知道雷蘭在想什麼,他也想過,於是拍了拍雷蘭肩頭,道:
“這麼想來,伱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此行已摸清了漢軍虛實。”
“若是依然按著原本看待病卒的眼光,看待漢軍,敗的可就不止是你手中八千人了。”
張議平治軍並不算特別嚴厲,多少講究些人情。
這也是迫於交趾國國情,無奈之舉。
交趾國不像大漢,除了舉孝廉還有科舉,國中根本沒有什麼好的上升渠道,當官純靠裙帶關係。
他要不是早年對縣令有救命之恩,再怎麼有能耐,也得埋沒民間。
有這麼個國情在此,也就導致了,朝中來來去去,可用將領就那麼幾個。
先折一個吳銅,再斬一個雷蘭,手上要是沒人用,只能去用那些豪族出身,橫行霸道的酒囊飯袋。
帶著那麼群人,他張議平就是神仙,也打不了仗。
雷蘭見敗仗被一筆帶過,便也不再多想,一拱手,問道:
“接下來將軍打算如何對抗漢軍?”
“但凡有用得上末將的地方,末將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張議平一夜未睡,自然也想出了些應對之策。
他握拳的右手拇指伸出,在下頜濃須上擦了擦:
“本將猜測,漢軍必然會趁著我軍整軍,無暇顧及他事的機會,攜大勝之勢,拿下日南郡周遭諸多縣城,從而搶收秋收糧食。”
雷蘭當時就急了:
“將軍還需想辦法阻攔漢軍!”
“這可不是小事,如果讓漢軍拿下日南郡周圍縣城,展開搶收,便能補充糧草供應。”
“再配合上從頭頓港不斷運抵的物資,我軍要再想斷漢軍的糧,那就只能指望海上臺風,將漢軍的船隻吹沉了!”
雷蘭說的已經很委婉了。
真要讓漢軍搶收成功,加上本就強的戰鬥力,以及皇帝嘗百草帶來的軍心,短時間內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交趾上下都只能求神拜佛,指望海上天氣不好影響漢軍補給,恐怕才能換得一二勝機。
如此險境之中,張議平表現得卻相當平靜,彷彿已經有了對敵之策。
他只是從甲冑之中,抽出一張軍令,交給雷蘭:
“你看看吧,本將不識字,看不懂。”
雷蘭愣了愣,將軍不識字人盡皆知,送來軍令時就應該有人在一旁直接唸了才是。
他看了幾眼內容,便明白了。
張將軍不是看不懂,也不是沒人念,而是不想懂不想聽。
這是高相國發出的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