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說得是。”
“只是兵法有云,凡處敵、相敵,絕水必遠水。”
“我軍跨海來攻,奪下頭頓港,理應遠水駐紮,如此可供進退。”
劉恪算是明白了李景績為什麼百戰百敗。
就這麼個照本宣科的性子,想贏都難。
嶽少謙為什麼強?
因為他有個【機變】的特性,人家知道審視時度,依據形勢用兵。
皇帝怎麼打,嶽少謙就知道該怎麼配合。
無論是擊退圍城的東胡南軍,還是詐取瓊州三軍,嶽少謙的調兵遣將,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畢竟沒有第二個嶽少謙,劉恪也存著培養李景績的心思,還是耐心解釋道:
“兵法有云,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書中有記載,卻並非那麼絕對。”
“如今我軍水師縱橫,而交趾水師已然全滅,海上不存在任何能夠阻攔我軍退路的敵人。”
“這大海便是我軍的退路,且我軍尚需一座港口,以便後續物資運輸。”
“因而頭頓港斷然不能失,在此安營紮寨,是必要的。”
好像也有道理。
李景績認真點了點頭,用心記下,這才下去安營紮寨。
然而只是才過了兩天,營中就出了問題。
李景績的營寨扎的還可以,問題出在毒蟲身上。
交趾有不少毒蟲,營帳紮在野外,將士們難免被叮咬,痛苦難耐。
李景績更是因此慶幸,幸好聽了皇帝的話,先安營紮寨休整。
要是真按著他的想法,一鼓作氣衝到日南郡城下,到時候將士們被蚊蟲叮咬,又攻不下城池,必然是一場大敗啊!
“夏不具,你到底行不行!”
劉恪自認為帶了足夠多的醫者,便讓隨軍的大醫夏不具,開始配置藥物。
想要為將士們展開治療,力求快速痊癒,不要影響到接下來的進軍計劃。
可人家夏不具也有理由說的,他在瓊州治的是什麼毒蟲?
醫書上都有,醫者們口口相傳,再不濟民間走野路子,起碼毒蟲都能認個全。
而交趾的毒蟲,長得和瓊州毒蟲不太一樣,即便有長得有相似的,顏色又不一樣。
面對陌生的毒蟲,他夏不具也不敢隨便就治啊!
“陛下雖然準備了不少藥材,臣也能識別這些藥材,鑑別藥性亦是手到擒來。”
“但這交趾的毒蟲,臣著實沒見過。”
“用基本的方子,能保得將士們無礙,不至於產生大疫大疾。”
“但想要快速解毒,卻得配置特效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