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頓兵馬的甘文禁與李景績心中瞭然。
果然是那大牢裡的老陰人獻計,料敵於牢中,運籌帷幄,確實有些能耐。
可這官扮匪,痛擊友軍,還把友軍弄成了海盜,更是佔了大義,這計謀也是當真陰毒啊!
過了會兒,劉恪找著陳伏甲,問道:
“搜到交趾水師將領私通東胡的往來書信了嗎?”
陳伏甲反應迅速,應道:
“搜到了,沒想到這吳銅不僅阻攔我軍剿匪,更是和東胡人沆瀣一氣。”
“交趾國既為我大漢邦國,卻行此卑劣之事,必然是朝中有奸臣當道!”
“陛下乃上邦天子,我軍亦是正義之師,邦國有難,不能不救,豈有坐視不理的道理?!”
“還請陛下即刻進兵交趾國都,還交趾一個朗朗乾坤!”
劉恪搖搖頭,陳伏甲不僅體型逐漸何坤化,言辭也坤化了,不過他沒何坤揣測聖意揣測的那麼明白。
“交趾國有奸臣當道,作為上邦大國,朕是必然要發兵,救上一救。”
“但也不能太急,將士們還需休息好,才能作戰。”
“立即讓李景績依託頭頓港,安營紮寨,先整軍休息三日,再往日南郡開拔。”
“是。”
陳伏甲這便去吩咐李景績安營紮寨了。
劉恪認真留意了李景績在剛才一仗的表現。
其實李景績也砍了幾個交趾小卒,畢竟武力也有77,當個純粹的武將用,也湊合。
至於這【百戰百敗】,應該不親自領軍就沒問題。
正好令其安營紮寨,看看能力如何。
然而李景績接到軍令,並沒有立即開始安營紮寨,而是特意求見了劉恪,建議道:
“陛下,古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我軍大勝一場,氣勢如虹軍心可用。”
“理應趁著敵軍還未反應過來之時,攜此氣勢,攻其不備,快速行軍,拿下日南郡。”
這還是李景績第一次諫言,劉恪有些欣慰,看來是個有追求的人。
不過他還是選擇了打擊李景績的積極性,斷然拒絕道:
“我軍立足未穩,且不熟悉交趾國地形。”
“暫且休息整軍,不僅能派出探馬探明地形,還能讓將士們熟悉氣候。”
“氣勢如虹固然屬實,可若是一鼓作氣,拿不下日南郡呢?”
李景績仔細一想,似乎也沒錯。
不能被皇帝三日奪三郡的輝煌給掩蓋了事實情況。
攻城略地沒那麼簡單,東胡打南遷後的大漢,都打了二十年呢!
而且漢軍此時,正身處於從未涉足過的藩國之中,更需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