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思考著敵人在中元日到底會有什麼佈置之時,在我身旁忽然傳來了一聲疑問極深的質疑。
“亭哥,您是不是多心了?”
我尋聲看去,這才驚訝的發現,提出質疑的居然不是與春亭關係尷尬的弈和,而是一向對春亭極度信任的凌軒。
“亭哥,如果對方選在中元日有所行動是因為中元日地官赦罪,百鬼夜行,導致陰陽屏障薄弱,那他們為何一定要選在今年中元之日?”
“如果中元日關係重大,想來對方一定早有預謀,那麼每一年的中元之日都有可能是他們動手的時機,為何一定是今年,亭哥您是不是多慮了?”
聽到凌軒這有理有據的分析,我不由得點了點頭,將目光望向了在前方並沒有回頭的春亭。
凌軒說的沒錯,如果對方真的是那尊誕生於混沌時期的魔祖羅睺,那他早已經為了讓天下重歸混沌籌謀了千百年,又怎麼可能故意選在今年的中元之日,難道就是為了讓我們有機會粉碎他的計劃麼?
“若是往年的中元之日,即便當日鬼門大開,陰陽屏障因此變的薄弱,但是由於地官會對其維護的原因,所以並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聽凌軒提出了自己的質疑,春亭嘆了一口氣,整個人看起來憂心忡忡。
“可是今年卻與往年不同,若是他們真的想要借中元日完成某些不為人知的目的,那今年便是他們最好的時機。”
說到這裡,春亭稍微停頓了一下,他在後視鏡中看著我們臉上的茫然,這才繼續說了下去。
“你們可否聽說過大衍曆?”
春亭口中提到的大衍曆我也曾在書中有過了解,這是一種不同於現在所使用的歷法,然而我雖然隱隱約約有些印象,可是卻並不能想起任何有用的資訊。
“大衍曆?”
不同於我的茫然,弈和聽到春亭所說渾身一震,看樣子是對於這所謂的大衍曆有所研究,
“大衍曆又稱開元大衍曆,據傳乃是由唐代僧一行所做,傳說中一行測量各地緯度,南至交州北盡鐵勒,並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見食分數,複測見恆星移動,經過十五年方才歷成,又因此曆法依據《易》象大衍之數而成,所以得名大衍曆。”
“很好。”
春亭微微點了點頭,由他的反應中可以看出,弈和口中所說不錯。
“大衍曆共分七篇,其中包羅萬千,不僅包括平朔望和平氣、七十二候,同時更有著日月每天的位置與運動、每天見到的星象和晝夜時刻、甚至提及了日食、月食以及五大行星的位置。”
聽到春亭沒有否認自己的說法,弈和明顯有了精神,對依舊茫然的我與凌軒侃侃而談。
“一行在梁令瓚和南宮說觀測資料的基礎上編撰了大衍曆,當時在全世界都很少有經過這樣充分準備後編造的歷法,所以大衍曆被稱為唐歷之冠,是華夏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
“原來是這樣,看來這一行真的是一位奇人。”
聽到他們二人的解釋,我雖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是卻依舊感到一頭霧水。
“春亭,就算這大衍曆乃是古時之人智慧的結晶,可是這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