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後世,歷朝歷代的諸位君王也紛紛自命為天子,以此稱呼表示出自己的特殊。
而如今,在聽到燭龍口中的解釋之後,對於所謂君權神授的說法,我們又有了新的理解。
後世的諸位君王,的確只不過是以此稱呼體現自己的不凡,作為一種鞏固自己地位象徵,除此之外並無任何的實際意義。
可是在夏朝之前,這所謂的君權神授卻並非是一種象徵,而是最為真實的表達。
縱觀人族的發展便不難發現,從女媧娘娘創造了人族開始,隨後無論是大禹奉命作為人族的守護者保護人族安寧,還是軒轅帝接受了大禹的教導後,回到神州大地帶領人族走上正確的道路,人族的引領者始終都不是普通的人類。
換句話說,在這個時期,所有引領人族走向前方的都並非人類,而是我們口中的仙!
與此同時,燭龍剛才對我們確認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也並非是純正的人族,他們實際上是由燭龍以造神計劃糅合人族的基因創造而出。
而儘管三皇五帝只不過是被創造而出的生靈,並非是我們口中的仙,但是莫要忘了,將他們創造出的並非是別人,而是大禹。
毫無疑問,奉命守護神州安寧的大禹,無論如何都當得起我們口中那所謂仙的稱呼。
那也就是說,三皇五帝之所以能夠成為人族的首領,其實是因為他們得到了大禹的授意。
能夠成為人族的首領,自然便是所謂的“君”,只要成為了“君”,隨之而來的便是無盡的“君權”,同理,那些來自大禹的授意,自然也就是所謂的“神授”。
君權,神授。
看來,這才是君權神授這一詞最為初始的含義,只不過等到後世之時,我們口中的仙全部消失,後世的君王不知其真正意義,無奈之下才只能以稱呼作為象徵,殊不知這並非其真正的含義。
想到這裡,我終於明白了燭龍話裡話外所暗示的含義。
在夏朝之前,人族並未得到十足的發展,因此無法選出真正的領袖,由於大禹擔心人族踏上歧路,所以在暗地裡安排好了帶領人族的人選。
那也就是說,在夏朝之前其實一直都是大禹掌握著人族的未來。
而等到夏朝之後,那些所謂的仙全部消失,從夏朝開始,君王制度便由禪讓制轉變成了世襲制。
這也就意味著,君王已經不再是由高高在上的仙所選拔而出,而是憑藉血緣為紐帶進行繼任。
若是以夏朝為分界線,那麼一切顯而易見。
在夏朝之前,是高高在上的仙引領著人族的未來,而在夏朝之後,人族終於親手把握住了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