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珊瑚、寶珠,但採用了真絲、藏羚羊絨和獐子絨,用的是已經失傳的“緙絲”技藝,哎呀,真是寶貝啊!”
老頭看了半天,才問起來歷,林如海笑道,“辛老,是從一位圈內名家手裡得到的,傳出去不好,就不告訴您是誰了。”
辛老頭哈哈笑道,“好,不過你不說也沒用,你看著吧,過幾天這事就會露出來,除非現場沒有別的目擊證人了,我倒要看看是誰吃了這大虧,呵呵。”
老頭拿著放大鏡觀賞經被,劉三問道,“辛老,據說當年乾隆和慈禧的陀羅經被,都儲存下來了?”
辛老頭點點頭道,“慈禧的陀羅經被最大,當時經被上綴有820粒珍珠,估值16萬兩白銀。1928年,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後,經被上的珍珠被拆走,經被被拋在地宮外面。
後來,溥儀派清朝遺臣重新安葬慈禧時,將經被放在地宮的香冊寶座上,陀羅尼經被又被封存在慈禧地宮中。
1979年,慈禧地宮對外開放,工作人員將受潮殘破的經被送往故宮博物院修復裝裱。
乾隆的陀羅尼經被,是當初西藏活佛進獻的,孫殿英不識貨,也許是偷花了眼,就都丟下了,在2008年的拍賣會上,乾隆的陀羅尼經被,先是拍出了七千多萬的高價,同年又轉手拍賣,拍出上億的價格。
這件經被也許未曾使用過,但單單是“緙絲”這項工藝,就能賣出天價,小林,你可真是撿了大漏啊。”辛老頭嘖嘖感嘆。
以往問起,林如海都說是感覺,也許有不方便說的地方,所以,辛老頭沒有問林如海緣何能撿到這個漏,接著又看了其他的佛像和唐卡,然後老頭又細細摩挲一陣經被,好好欣賞了一番,才離開。
“三哥,這些宗喀巴、金剛薩堙、大持金剛等佛像和唐卡等物,都擺出去出售,就說是貢唐活佛用過之物,價格你看著定。”
劉三點點頭,將物件歸置到保險櫃裡,只拿著一尊大持金剛像和一張唐卡下樓去了。
趙琳一邊把玩轉經筒,一邊看著,等人都走了,她若有所思地問道,“這東西價值上億吧?你就這麼撿了個寶貝?可是,你怎麼看出來的呢?明明它在袈裟裡邊啊。”
林如海對她揚揚下巴,笑道,“服不?”
“服。”趙琳很誠懇地說道。
“服就行,你不要問為什麼,只需要知道天才和普通人之間,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即可。”林如海得瑟完,小心地捲起經被,找來一個圓筒,放了進去。
“不告訴我?”趙琳歪著腦袋問。
“說了你也聽不懂。”
趙琳咬咬嘴唇,摸著轉經筒上的瑪瑙,笑道,“不說就不說,我在你這裡已經得到二十枚金幣,還得到了這個轉經筒,看來以後要經常跟你混,跟你混油水很豐厚啊。”
“對了,這事別跟別人說,傳出去對周老頭名聲不太好。”林如海囑咐道。
趙琳撇嘴,道,“還用我說?剛才那老頭只要說出去你得了這個經被,那個姓周的老頭的夥計聽到,就會把這事傳揚出去的。”
那倒也是,這圈子秘密傳播的快著呢。不過林如海道,“但我們還是不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