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儒看著他的背影,想林如海說的有理,那些東西正常價值不過一兩百萬,自己賣了八百萬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就這樣吧,只是心裡總歸是不舒服。
更讓他感到沮喪的是,都到了如今這歲數,為何還把得失看的如此之重?真在年輕人面前跌份啊。
趙琳受一位大學室友的影響,對古玩有些喜歡,但她很理智,買的不多,而且買的時候基本都有明白人在身邊,今天也是如此。
但剛剛發生的事情,讓她的心情波盪起伏,起初,她以為林如海真的是為了她而掏出八百萬的,就像他說的‘搏美人一笑’,這讓趙琳有一絲絲喜悅,又感覺不妥和迷茫。
她和林如海只是同事和朋友,算得上性情相投,能說、能玩到一起去而已,林如海已經結婚,要是來撩撥她,還真不好應對。
可是,馬上,她知道林如海是為了那件袈裟,很顯然,周老頭已經意識到賣虧了,要白送轉經筒,還要另加三十萬,但林如海不答應。
這讓趙琳失落的同時,有一絲輕鬆,又感覺震驚。失落和輕鬆不用說,震驚的是林如海到底發現了什麼?那個老頭又為什麼突然吝嗇變大方?太匪夷所思了。
兩個箱子放在後座上,趙琳開車,林如海坐在副駕駛位置,趙琳見他只是摩挲著袈裟,白了他一眼,問道,“裡邊到底有什麼?”
“棉花。”
趙琳哼了一聲,嘟囔句不說拉倒,便自顧開車了,兩人回到潘家園,將車停在北門,一人抱著一個箱子回到雅集古玩店。
劉三見他們抱著箱子回來,接過趙琳手中的,跟著一起上樓。
“哪來的?”他問林如海。
林如海道,“護國寺買的,花了八百萬。”
啊?劉三大驚,“八百萬!”八百萬買來東西還能賺錢嗎?
到二樓後,林如海讓劉三找來剪刀,將棉服袈裟鋪開到地板上,趙琳拿著轉經筒把玩,在一邊看著。
根據光暈圓環,物件在袈裟的後背位置,林如海輕輕剪開後背最外層的布,看到的是有些發黑的棉花,將棉花一層層揭開,看到一塊黃布,拾起來仔細看,是一塊明黃緞底的黃布,大概長兩米,寬一米三四。
看到黃布上面的金線、佛經和花紋,劉三大驚道,“天啊!這不會是陀羅尼經被吧?”
林如海仔細看了看,喃喃道,“應該是。”他呆了一會兒,給辛老頭打電話,讓他過來看看。
“陀羅尼經被”又名“往生被”,是佛教密宗的宗教用品,上面有多種由梵文(或藏文)書寫的諸佛菩薩真言密咒及諸佛菩薩、金剛力士的功德名號,是一種織有金梵字經文的隨葬物,除了西藏活佛,清朝的皇帝、皇后、皇太子死後也會用這種陪葬品。
在清朝,王公大臣死後,奏上遺疏,亦可由皇帝御賞“陀羅經被”。
藏傳佛教認為,“陀羅尼經被”具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加持力,無論男女,在壽終之際將此衾覆蓋其遺體上,能令亡者罪滅福生,免除過去世間一切冤家魔障之難,亡者身心安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據說,亡人披了陀羅尼經被到了陰間,閻王見了都得站起來,恭敬三分。
辛老頭很快就來了,看到這塊黃布,細看佛經、佛像、佛塔的花紋和圖案,激動道,“真是陀羅尼經被啊!看這圖案,是藏式舍利塔,這是剎頂冠、金剛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