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大小姐那裡還有一間那麼掙錢的福榮樓撐著,腰桿子也硬。
其實再仔細想想賠錢也沒什麼壞處,年輕人不合實際的想法很多,不吃點虧哪能長大?反正賠著賠著也就學會了生存。
連著種了十幾天的蒜,總算是把八千斤的大蒜種光,這也是凌小柔計算著來的,不然就是莊子裡如今的人手,這些蒜兩天就能種完。
可都種完容易,等收穫的時候就愁了,若是蒜苗都在同一時間成熟,賣不賣得出去都是問題。
剛種下的蒜地裡土壤還溼潤著,先前種下的蒜已發出不短的苗,幾乎人人都搖頭,這時節的蒜苗長的好,可能結出好蒜嗎?
這邊凌小柔將蒜苗種完,那邊河裡的藕也種好了,圍起來養魚的河段裡大魚小魚暢遊其中,到年底又是一大筆的收益。
種蒜苗的同時,很多秧苗也都下了種,茄子、辣椒、芸豆、南瓜、苦爪……甚至是凌小柔最愛吃的西紅柿都種了不少。
只是這裡的西紅柿是被當做水果,而不是當做蔬菜來吃,名字也變成了朱桃。
雖然在薊城‘朱桃’也不是太過稀罕的東西,可在竹村卻真沒聽過,以至於凌小柔並不知道西紅柿和‘朱桃’的聯絡。
凌小柔聽說這裡人會用‘朱桃’做一種果醬,當時就想到番茄醬上面了,讓人弄了點嚐嚐,雖然太甜了點,還真是番茄醬。
這下子,很多她愛吃的菜都可以做出來了。當然,凌小柔是不會隨便做給別人吃,這個還是要拿到福榮樓裡賺大把大把的銀子呢。
一忙就是半個月,直到將所有的地都種下,除了蒜苗的一頃地,凌小柔喜歡的蔬菜也佔了兩頃地,剩下的七頃多靠近河邊的地凌小柔讓種上了水稻,這樣引水也方便。
等一切都忙好了,凌小柔這才記起她都有半個月時間沒去過福榮樓了,雖說有何掌櫃在她很放心,但總不回去看看也不是那麼回事。
還有半個月來一些新的想法,尤其是‘朱桃醬’的發現,只有進城走一趟才能實現。
一早起來吃過飯,凌小柔收拾好後,讓莊子裡派了馬車送她回城,凌睿溪這孩子自從來到莊子後,成天就帶著那幾個跟班在莊子裡瘋玩,差不多都要把她這個姑姑給忘到腦後了。
凌小柔乾脆也就沒帶他,不過古時讀書的孩子三歲就可以啟蒙了,凌睿溪已經五歲,也該識些字了。
當初凌鋒還在時,可是手把手教過凌睿溪識字,若不是後來凌鋒出了事,這時候的凌睿溪應該已經可以送到私塾裡了吧。
雖然送私塾裡凌小柔還捨不得,倒是可以趁回城時候打聽打聽請位西席到莊子裡教導凌睿溪,免得他整日瘋跑再把性子玩野了。
何掌櫃坐鎮福榮樓,每隔三日就會去莊子一趟,順路將這幾日賺到的銀子換成銀票給凌小柔送去,別看只開業了半個多月,凌小柔手上的銀票已經有厚厚的一沓了,讓凌小柔又動起買地的心思。
實在是比起別的產業,此時的地便宜的跟白給似的,若是再過幾年,大衍國更加穩定了,到時田地一定會翻番地往起漲,雖然她賺的多,也不介意讓手上的銀子再翻幾倍。
而且一想到那時有人路過時,會指著那邊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說:“看到沒有?那邊,那邊,還有那邊,眼睛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土地,都是凌大小姐的。”
這種感覺真是睡覺都能讓人笑醒,從前她是有錢,可除了那些餐飲業之外,土地可不是誰都能擁有的,就算擁有了也未必能說得算,哪像現在這樣,只要有錢想買多大塊就買多大塊。
這次,凌小柔看中的是挨著莊子不遠的那座大山。
山的海拔有百丈左右,長也不過五百丈,河水從山下的莊子前流過,拐了幾個彎,最後流到了山後,再拐了幾個彎才流向遠方,最終是流進了大海。
雖然這座山不是太高大,佔地也不是很廣,但山上的物資還是很富饒,該有的山菜都有,該有的野果也有不少,該產的木耳蘑菇樣樣齊全,更是有一片佔地面積極廣的竹林在半山腰上,每年產出的竹筍都夠凌小柔好賺一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