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彧按著呂仲遠提供的地址來到大鴻臚田千秋的府上,管家知道他的來意後忙把他領到書房去等候,自己便跑去通知田千秋。過來片刻,公孫彧見到一位又矮又胖的老者,拄著一把柺杖,一拐一瘸慢慢地走過來書房。不用想,來者肯定就是那位投機分子田千秋,還是跟幾年前見到的時候一模一樣,於是忙上前拜道“田大人,不知你還記不記得我?”
田千秋依然是笑眯眯的樣子,他上下打量了公孫彧一番,突然用手指著公孫彧道:“莫非是太始三年在博望苑裡見過的那位年輕才俊?”
公孫彧笑笑道:“正是鄙人,年輕才俊就算不上;時間過得真快,一別已五年,你現在已經是大鴻臚,恭喜田大人。”
田千秋哈哈大笑:“那裡那裡,都是託皇上的福,我才有今天,聽呂太醫說你是長安城的神醫。”
“神醫就不敢當,呂太醫說你的腿行動不是很方便,究竟是什麼回事?”
田千秋在管家的攙扶下,慢慢地坐在臥榻上,指著左腿嘆道:“我這支老腿,年輕時曾摔傷過,由於當時醫治不及時,現在一到春季就開始疼痛,特別是膝蓋這裡,一彎曲就疼。”
公孫彧馬上幫他察看左腿,發現膝蓋打下部分有點變形,估計是當年摔傷後正骨沒到位,於是拿出銀針來幫他做針灸。
只見公孫彧在左腿的環跳穴、懸鐘穴、居髎穴和委中穴下針,反覆三次,然後再幫他推拿,做了足足有一時辰。
“田大人,你現在覺得左腿怎樣?”
“彎曲時沒覺得疼了,公孫醫師,你真是神醫。”
天氣還是有點冷,不過公孫彧卻做得滿頭汗,他一邊擦汗,一邊說:“田大人你過獎了,你的腿疾也不是做一次就能完全康復,這樣吧,我以後每隔一個月就過來跟你做一次,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有勞公孫醫師,如果多一些像你這樣的神醫,就不會出現前年的巫蠱亂。”
聽到田千秋在嘆息,公孫彧心想,他也是不信巫蠱之人,便點頭說道:“田大人說得有道理,因醫術沒有廣流傳,才會出現有病不看醫而是去問巫蠱;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朝廷連年征戰,橫徵暴斂,各種苛捐雜稅導致民不聊生,更嚴重的是跟匈奴打仗時還帶來了可怕的瘟疫,這些瘟疫傳播很快,又很難醫治,於是就認為是鬼神作怪這才給巫蠱有機可乘。”
田千秋一邊聽公孫彧的分析,一邊連連點頭稱是:“公孫醫師說得一點也沒錯,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由於戰爭而導致家破人亡的流民,還有大片田地荒蕪的景象,每每都傷心落淚。”
“田大人,皇上很喜歡你的敦厚和敢說實話,其實經過太子起兵一事後,他老人家已經感觸良多,開始在反思這個問題,你可否趁此機會將這些情況上奏給他。”
田千秋想了一想,欲言又止,只是頻頻點頭,公孫彧見狀繼續說道:“皇上依然喜歡會神仙,喜歡長生不老之道,其實這些年來,花費了這麼多工夫,哪有神仙的影子;至於要長生不老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能夠做到強身壯體,平常少怒,每日節制飲食,有病看醫不信巫,這樣就能延年益壽,生命就會長一點。”
一番話說得田千秋豎起手指頭笑道:“聽公孫醫師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其實這些道理很多人都知曉,只是不敢跟皇上說,都是怕說錯話會被治罪;其實我倒認為皇上也是心知肚明,就是沒有人幫他捅破住一層紙。”
公孫彧心想,這個田千秋確實厲害,以前以為他只是個投機分子,現在看來他還是有大智大慧的人,便說道:“田大人,你要敢去捅破這層紙,為民請命,讓朝廷不要再征戰,與民休養生息吧。”
“容我想想吧,皇上的病還時不時會發作,一發作起來就會亂責怪人,弄得個個都很不敢跟他上奏這些敏感之事,我們在他身邊都是要謹小慎微。”
“大人,我已經找到醫治皇上病根的藥方,並交給呂太醫去醫治,相信皇上很快就會好起來,等他清醒了,你再上奏也不遲。”
田千秋點點頭,默不作聲,看來他開始考慮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