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公診籍》記錄的診籍確是夠多,再加上易道安和淳于緹縈的診籍,堆得慢慢的。易素素已經整理分類了一年多了,但還有一些仍沒看過。
易素素有著驚人的記憶,只要她看過的,都會記得,不過這一年多來她印象中還有見到過《倉公診籍》裡面有關於服石藥後不適而醫治的記錄。公孫彧看著易素素整理的方法有點不對,便指導她:“素素,我看你整理時都是先拿上面的診籍來看,也不分是誰的診籍;最好先把倉公寫的診籍整理好,然後再來整理你爺爺和奶奶的診籍。”
易素素吐了吐舌頭,嬌嗔地說道:“爺爺奶奶的診籍比較多,我更喜歡看,那就先看倉公的診籍吧。”
於是他們倆就這樣一卷一卷地翻開看著,不覺已到更深,易素素有點累了,趴在案几上就想睡覺,而公孫彧仍舊精神十足地看著診籍,不知為何,只要看到這些醫簡,公孫彧就不知疲倦。
這時,公孫彧突然大聲說道:“素素,找到了。”
睡眼朦朧的易素素馬上起身,只見公孫彧拿著一卷佈滿灰塵的醫簡鋪在案几上,指著上面說道:“你看,上面記載道,齊王的侍醫遂患病,自煉石藥治之,致患中熱,中熱灼耗津液而致不小便,石藥性燥烈,再服之更是火上澆油;可用柴胡、半夏、黃芩、芍藥、枳實、大黃、生薑、大棗治之。”
易素素看完診籍後點點頭說道:“此方可治熱結在內之病,我明天去找呂太醫,將此方給他,讓他用此藥方為皇上治病。”
“千萬不能說此方的出處,不然又會引來事端。”
“我當然知道,不過此方好像沒有名字,師兄你起個名吧,看叫什麼好。”
公孫彧頓一頓,突然有了靈感,忙笑道:“方子裡面最重要的是柴胡,不如叫叫柴胡湯。”
易素素也點點頭表示贊同:“那就叫柴胡湯。”
翌日,正當易素素想要去找呂太醫時,正巧呂太醫也來醫館,不過這次他來的目的不是找易素素進宮幫娘娘們看病,而是來找公孫彧的。
原是是呂太醫要隨皇上一起前往東萊,而大鴻臚田千秋有腿疾,行動不便沒有跟隨,田千秋的腿疾一直都是呂太醫在幫他醫治,這次呂太醫出門就只能過來叫公孫彧幫忙去醫治。
一聽說是田千秋,公孫彧忙說:“這位大鴻臚我跟他有過一面之緣,太始三年我在博望苑見過他,當時他上博望亭陳述他的楊子派學說,我至今記憶猶新,記得他人有點胖,走路時腿腳不靈,沒想到是有腿疾。”
呂仲遠淡淡一笑,說道:“田大人也算是老來福,被他揪住這個機會,上了一封書為太子鳴冤,就可以當上很多人為之奮鬥一生都沒有得到的東西,真是奇蹟;我之前為他做過針灸,我已經向他舉薦你,你明日過去冠尚前街他的府上幫他醫治吧。”
這時易素素也上前問道:“呂太醫,是不是皇上的病還是沒有痊癒?懷仁丸是不是治不了?”
呂仲遠鄒鄒眉頭說道:“之前他服太多丹藥了,好在他身體硬朗,扛得住,懷仁丸可以補氣,但不能清其體內的熱結,他現在就是體內積聚太多熱結,一發起來就會頭疼做惡夢。”
“呂太醫,我跟素素根據你說的皇上的病症研究了一張清除體內熱結的方子,不知合不合用?”
呂仲遠一聽有藥方,他也略知博濟醫館裡面是有寶貝的,於是忙說道:“有什麼藥方,拿出來看看合不合適。”
這時易素素就拿出寫好的藥方遞給呂仲遠:“呂太醫,這是柴胡湯的藥方,我們研究過,此方最適合治皇上的病。”
呂仲遠看完藥方後,點頭讚道:“想不到你們這對醫侶,一陰一陽合在一起,競能摸索琢磨出這麼好的方子,我看此藥方最適合皇上的病,我馬上報少府太醫院去配製。”
......九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