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人顯然是沒有考慮周到,平常若是在街頭巷尾,哪個商人的家裡,這麼一鬧,為了不把事情鬧大,就會有人出面平息,誰鬧得最歡,誰得的便宜越大。
但是這裡是在哪,這裡是大名府兵馬司,而且主導這一切的乃是徐德善,徐德善早就算計好了這一群人不好管,故此先就從明鎬那裡借來了五百精兵,早在左右等候,就等著找一個藉口拿人開刀立威呢,現在有人鬧事,那些早就得了吩咐的兵丁哪裡客氣,拍成一排,刀槍向前,向勞力們計壓而去。
想一想,這些勞力街頭鬧事也就罷了,可是哪裡見過這戰場上的肅殺之氣,這些士兵,乃是兵馬司集合了各軍的精銳組成,大多都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老兵,只看眼神,就把那勞力嚇得一個個膽戰心驚,紛紛後退,更不敢有抵抗的念頭。
眾人一退不要緊,更下意識的遠離那些帶頭鬧事的人,結果就把那些鬧事的人留在原地,空了出來。
徐德善一直相信,一般情況下遇到事情要講道理,而當自己拳頭比別人大的時候,用拳頭才是解決事情最好的辦法,所以,這些敢於在兵馬司鬧事的刺頭被迅速的清理出了人民的隊伍,狠狠的教訓了一頓之後,趕出了兵馬司。
在整頓了一下隊伍紀律之後,徐德善終於姍姍來遲的出場了,因為已經有人當了惡人,所以徐德善的出場,是給勞力們送甜棗的,徐德善首先給這勞力帶來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工人。
不要小看這個身份,勞力是什麼,那就是賣力氣吃飯的人,社會最底層,最不值錢的,而工人是什麼,是靠工作掙錢的人,只要是工作,就有一定的技術性,就有一定的不可取代性,也就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說徐德善這是在偷換概念,收買人心,但是在徐德善把這兩個名稱的概念解釋清楚之後,這些人性質明顯興奮了許多。
而後,徐德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這次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按照明鎬給自己的清單,製造上面羅列的各種軍械,亂七八糟,什麼都有。當然,徐德善只單單羅列這些名稱顯然對工人的觸動不大,但是徐德善在介紹這些兵器的時候,緊密聯絡起來了宋遼邊境緊張對壘的嚴重局勢,更邀請兵馬司的兄弟煽情的分享了幾個感人案例,聽得眾工人眾志成城,就差免費給徐德善幹活了。
然後,就到了上硬菜,談工錢的時候了,這才是人家來這裡幹活的主要原因,畢竟人家有老有小,不是到這裡來聽幾句講話就能糊弄的。
徐德善給工人們帶來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計件工資,這個概念對工人們的觸動顯然是不小,在之前,他們去找活幹,大多都是事先談好一天多少錢,早晨去,晚上給錢,其中就會偷懶刷花的,就少乾點,有肯賣力氣的,就多幹一點,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乾的多,就掙
得多,顯然這樣的政策贏得了大對數人的歡迎。
而且計件工資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你想想,你勞動一天,無論幹多少活,工錢反正就是那點,而計件工資的話,雖然徐德善早就算好了哪怕你一天拼命的幹,掙得錢加起來也就比原本一天的錢差不多,但是每幹一點活都能感覺到自己的財富增加了一點,這樣的感覺,絕對是不相同的。
說完了最主要的,剩下的就是純福利了,雖然在工資上,徐德善沒有給人增加太多,可是在福利方面,徐德善卻難得的大方了一把,規定,只要是在兵馬司的工人,每天的三頓,兵馬司都管飯,而且是人人管飽,不限多少。
這是這一點,就吸引了絕大多數的工人的注意力,要知道,在這個時候,這些工人的目標,還在一日三餐能有吃的就行上,這也是他們最大的花銷,而徐德善一下子就解決了他們最大的問題,剩下的工錢,豈不就是純剩下的了,若是這麼說來,工人們可是賺大發了。
但是,徐德善在這裡又用了一些小手段,這一天的三頓,管飯是管飯,可是無論早飯還是晚飯,時間都定的太離譜了一些,徐德善規定,早晨四更開飯,晚上則是戌時開飯,每一頓飯,限時半個時辰,過期不候。
這樣做就很有學問了,雖然沒有規定工人們的上班時間,可是大早晨的,為了吃上這一頓的早飯,肯定要起一個大早,而早早的來了,早早的吃過早飯,大老遠的,總不能再回去睡一個回籠覺吧,而這裡的工資又是計件的,恐怕所有人都會抓緊時間,來幹一會兒活,而晚飯,則是同一個道理。
徐德善現在缺什麼,他缺錢,更缺時間,彌勒佛教造反就在眼前,到時候他可不希望宋軍拿著破爛去和彌勒佛教戰鬥,所以,他必須要抓緊沒一分一秒來製造更多的軍械。
要是說加班什麼的,可能工人們有牴觸心裡,哪怕多發錢呢,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用吃飯的形式來補償,效果卻是出奇的好,一頓飯能值幾個錢,任你放開了吃,一頓飯頂多吃上幾個銅板,但是這樣一來,每個人的工作時間也要憑空的增長一倍,在徐德善看來,這比買賣,划算,做的來。
在得到了工人的認同之後,剩下的事情就是安排工作了,這些人,被按照體型,年齡,分為了幾個大組,而每一個組,則由一個軍械司的官員帶領,去到不同的場地,那裡有軍械司鑄造處的專業工匠,來教他們製作不同軍械的不同部件。
對,徐德善要搞的,就是流水化作業,一個人製造軍械的速度,與他的熟練度有關,熟練度越高,速度越快,若是叫一個人學習一整套軍械製作流程,沒有幾個月功夫是下不來的,更不要說熟練製作,可是現在徐德善只要他們學習製作軍械的一個部件,或者組裝軍械的某一個部分,這樣就簡單的多了。
本來就不是什麼很複雜的東西,大部分的人,在工匠介紹演示完一遍之後,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等發下材料來,親手製作,發現問題再請教,再製作,週而復始,幾個迴圈下來之後,多數人就可以正確的製造出一個合格的部件了,剩下的,就是要他們在不斷的生產中,增加熟練度,創造更多的生產價值。
這一個過程,是在幾天之後陸續展開的,有了第一天的四百人做基礎,第二天馬上就又有三百人報名,畢竟兵馬司的招牌和免費三餐的誘惑實在是太大,在整個的生產過程穩定下來之後,兵馬司招的工人,已經到達了一千之巨,而且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兵馬司有人建議停止招募,徐德善卻沒有答應。
一千人,哪怕是在大名府這樣宋朝排名前五的大都市裡,也不算是一個小數字了,尤其這些人都是勞力出身,現在都被兵馬司招來了,導致外面勞力的數量急劇下降,稀少起來,而工錢也是水漲船高,漲的最多的時候,工錢甚至可以翻倍,還是有價無市的局面。
這樣的變化,來兵馬司做工的這些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當初來兵馬司的時候,按照當時的價錢算,他們是賺了的,可是誰叫現在的行市漲了呢,按照現在的工錢算,自己可是賠了,而且在兵馬司幹活,穩定是穩定,可是每天起早貪黑,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於是,便有一部分人提出想要離開。
徐德善同樣不阻止這些離開的人,人家有人身自由,誰管得了,就算是不走,幹在這裡吃飯不幹活,對誰也不好不是,只不過走歸走,卻不能白走,需要繳納三十文的違約金,嗯,違約金不好聽,那就說是手續費吧,什麼?不給?你噹噹初登記的資訊是白寫的嗎,我這裡可是兵馬司,一切解釋權,歸我所有,有本事,你就走一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