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群剛才還心高氣傲,掌握了大名府最高技術的工匠,這時候真就變得和初入行的學徒一樣,圍在徐德善周圍認真聽講。
實話實說,徐德善並不能算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他在講解高爐構造的時候,只能從自己的理解出發,大概的把原理和結構說給工匠們聽,可是理論畢竟是李理論,徐德善在應用的時候可能很快就可以把他們變為現實,但是這些工匠則不然,對於他們來說,徐德善講的東西,實在是太過深奧,而這麼深奧的東西,不是他們一時半會就能夠理解的,所以在徐德善講解的時候,不斷的有工匠針對徐德善的新觀念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徐德善面對這種局面感到很欣喜,因為有人提出問題,說明這些人認真的聽自己講了,認真在心裡思考了,所以才有問題,徐德善不厭其煩,對工匠提出來的問題一一解答,導致這一次講解,一直從早晨講到了晚上,才大概的將整個要改造的高爐講解完成。
當然,徐德善的理論是理論,想要把他變成現實,還要靠眼前的這些工匠,在確認了這些工匠裡面,已經有十來個人完全理會了自己的意思之後,徐德善留下了一筆五千兩銀子的鉅款,給了鑄造處。
在聽到這個樹木之後,鑄造處的負責任差點沒有嚇趴下,乖乖,鑄造處這樣的邊緣衙門,什麼時候見到過這麼一大筆鉅款,最大數目的錢,也就是在發封路時候的百十來兩銀子,五千兩啊,別說只是改造一個鍊鋼爐,就算是造新的,也能造出十個來了,負責人頓時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當然,這錢可不能就這麼給了鑄造處,鑄造處好歹也是一個朝廷部門,銀子就算是放在這裡,誰也不能隨便往外拿走一分,不過這錢這就像是一個胡蘿蔔吊在了毛驢的前面,叫鑄造處的這些人眼饞無比,可是無論怎麼走,也吃不到眼前的美食,而想要戒解饞,只能老老實實幹活,等主人高興了,這才能把胡蘿蔔吃到嘴裡。
把鑄造處這裡的事情忙完了,徐德善離開了,他現在是一個領導者,領導者自然有領導者的責任,大的方向已經給出,徐德善便不用親力親為,至於那些工匠做的怎麼樣,自然有其他的手段來監督,而現在徐德善還有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招人。
想要造軍械,而不依靠現有的在籍工匠,那麼只能是招收其他的人來做,這個數量,差不多也需要數千人之巨。
這個數量,在偏僻一
點的地方已經能夠組成一個小小的縣城,但是在大名府這個數十萬人組成的大都市裡,不過只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而已。
在這個依靠農業和簡單手工業的時代,憑什麼開封,大名府,洛陽,杭州等大都市能夠聚集數十萬甚至過百萬人口居住,就是因為這幾個地方都是一片地域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官員多商人多有錢人多,無論是官員還是商人,人家有錢有權,白天裡憂國憂民了一天,晚上還不要放鬆享樂一下,什麼美味佳餚,各種女人,在這大都市裡應有盡有。
可以說,為了供應這些城市的繁華,大宋朝全國各地的物資,每時每刻,都在源源不斷的用透過各種渠道,送到大城市來,而由此便孕育出了無數的相關行業。
什麼各種商販,保鏢押運,倒買倒賣,人情訊息,養活的不少的閒人,而這裡面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勞力。
這勞力,或者是家裡沒有了土地,或者是家在城裡,或者是遠鄉來客,反正每天在碼頭,在大街上,都會聚集這一大堆等活的人,這些人沒有什麼其他的手藝,家裡更沒錢,每天出來,若是能夠找到活幹,就能吃一天飯,若是一天沒活,就要餓上一天,徐德善想要找的,就是這些人。
這些人散佈在大名府的各個角落,怎麼樣才能把他們召集起來,給自己幹活呢,徐德善一個人可沒有這個本事,在這個年代,想要最快的叫全城人知道這個訊息,那麼辦法只有一個,去大名府府衙,在全城各處,貼出告示,叫人前來。
這樣的話就簡單了,徐德善不用去別處,因為賈昌朝就是大名府的知府,要不是顧及了一些賈昌朝的面子,徐德善自己摸進賈昌朝的書房,自己就能把賈昌朝的列印拿出來蓋上。
等到賈昌朝回來,徐德善與賈昌朝說了自己的辦法,賈昌朝聽了,很是不能理解徐德善的想法,可是還沒等賈昌朝說話,徐德善就已經把理由給賈昌朝擺了出來“用這些勞力,第一,他們工錢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很低,每人每天,十幾個銅板就能讓他們很滿足了,第二,這些人平常乾的都是體力活,精力與體力都很好,可以適應大規模高強度的勞動,第三,這些人都是大名府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平常若是吃不飽,便會想辦法鬧事,影響大名府的治安,這樣朝廷花錢,維護治安,更何況這些人若加入製造軍械的勞動中來,可以在其中學會不少的手工技藝,便是以後,也能過找到更安穩的工作,以後若是有了戰事,把他們召集起來,更可以快速的為我軍制造軍械,支援前線。”
徐德善的理由實在是太強大了,叫賈昌朝無論如何也反駁不了徐德善,更何況如今錢都給了人家徐德善了,賈昌朝還能怎麼辦。
心裡雖然是這麼想的,但是賈昌朝嘴裡還是不肯放棄,一個當領導的,當下屬把計劃報上來之後,自己若是不在其中挑挑毛病,怎麼能叫領導呢,賈昌朝很努力的問道“你的技術可是寶貝,若是這些人裡面有他國的探子,該當如何,若是別他們偷學了去,你的弓箭工匠,可就成為了我們的大敵。”
徐德善道“這個放心,只要大人按照我的辦法,多給我些人,諒他們也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賈昌朝能對徐德善不放心嘛,立刻寫下了招募的告示,叫手下人拿去,抄送幾份,第二日便貼在了大名府的大街小巷。
無論在哪,別管是河北陝西,四川廣西,天南地北,所有的人,都是喜歡看熱鬧的,而官府張貼的告示,則是百姓接收外界資訊最重要的所在,每天聚在這裡等著看熱鬧的閒人不計其數。
這告示一般寫的都是朝廷政令,或者抓捕的要犯,而徐德善的這一張告示貼出來,叫來往看熱鬧的人大失所望,人們是來看新鮮的,什麼時候這官府的告示,還有負責招工的功能了,大多數人上去看了一眼,搖搖頭就走了。
要知道,那能看懂告示的,多半是能看懂字,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他們不圍在告示前面觀看,減少了湊熱鬧的氣氛,結果導致了其他看的人也大大減少,就算其中有真正想看的人,也可能由於不識字的原因,不能知道告示上的內容,導致徐德善發的廣告這麼多,力度這麼大,而真正的去軍械司報名的卻寥寥無幾。
看到這種情況,暗中想要瞧徐德善熱鬧的人不在少數,而徐德善也覺得頗有點不好意思,但是鍊鋼爐都能造出來,這點小場面怎麼能難住徐德善,徐德善直接在告示旁邊又貼了另外一個告示凡幫助軍械司招募工人者,每聚集十人到軍械司登記且保證十人遵守紀律,工作良好者,獎勵一百文銅錢,人越多,錢越多,上不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