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閣老一聲不吭,不想說話。
本來是因為對林泰來的跋扈不滿,所以想拿“雞林”出來戲弄一下林泰來,沒想到林泰來這麼開不起玩笑,就差直接動手了。
一直在冥思苦想的次輔朱賡終於又想到了一個名稱,提議道:“漢四郡之後,中原還在朝鮮地方設定過一個帶方郡。”
趙首輔只感到心累,對林泰來問道:“帶方這個名稱沒有什麼不妥了吧?”
同時心裡頭不由得埋怨起老祖宗,當初郡縣朝鮮的時候也不多用幾個好聽的名稱,不然今日何必如此選擇困難?
林泰來感覺似乎也別無選擇了,再鬧下去就真成無理取鬧了,便點頭同意道:“帶方就帶方吧。”
帶方侯這個名字總比玄莵侯、高麗侯、雞林侯什麼的看起來逼格高點,有一種不明覺厲的古典美感。
監督著閣老們擬定爵號,又把東征功績簿放在內閣後,林泰來就打道回府了。
原本朝廷上下皆以為,第二天林泰來會公開亮相時,林泰來卻閉門不出,這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要知道,根據過往經驗,林泰來只要出了外差再回到京師後,按慣例都會非常張揚的巡視各衙署,高調的宣示存在感。
無論林泰來是否在這個衙署有職務,起碼六部和翰林院是必須要轉一圈的。
至於都察院,則看林泰來心情。早晨在都察院門口練習大槍,順便堵住彈劾自己的御史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反正大部分人都覺得,林泰來這次挺反常的。
為了摸清林泰來的路數,清流黨人的幾位高層人物冒著一定政治風險,集體秘密拜訪四輔李春。
畢竟在他們這夥人裡,只有李春接觸過林泰來。
看著孫鑨、楊俊民等人,李春詫異的反問道:“你們說林泰來低調的反常?怎麼可能如此?”
李四閣老感到,自己與同道之間似乎出現了巨大的認知差異。
在李四閣老的眼中,林泰來還是那麼自大囂張跋扈,哪裡低調了?
林泰來到內閣時,嘴臉是什麼樣子,又不是沒告訴過你們!
眾人便分析道:“李閣老和張閣老你們兩位在內閣如此頂撞了林泰來,事後林泰來沒有任何報復,也沒有對親友打擊報復,這難道還不低調反常?”
李春:“.”
自己好歹是一個堂堂的內閣大學士,嘴上刻薄幾句其他大臣又怎麼了?
聽你們這意思,我一個大學士沒遭到林泰來報復,那就是林泰來“開恩”了?
總而言之,這次林泰來卻出奇的低調,讓朝廷很多人居然有點不適應。
最不能適應的人,可能就是今年剛回到京師,擔任了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沈一貫。
本來沈一貫的發展是非常順利的,在原首輔申時行的提攜下,已經升為了三品詞臣。
可以說只差一步就能入閣,只要有申首輔的支援,這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在萬曆十六年冬天沈一貫請了探親假,回浙江老家去了,然後萬曆十七年又報了丁憂,在家守制。
卻沒想到,就是這三四年時間,沈一貫感覺自己像是錯失了一個億。
這段時間內閣大學士全部換了一遍,而他沈一貫卻只能在家守制!
如果不是守制,怎麼也能輪得到自己一個名額,老首輔申時行一定會推薦自己,而不是推薦張位!
更令沈一貫鬱悶的是,這次回來後,物是人非。朝廷完全大變樣,一直提攜自己的老首輔申時行已經走人了,自己入閣的機會非常落後。
別的不說,于慎行、陳於陛這兩個尚書肯定比自己更優先入閣,除非自己能獲得類似於原首輔申時行那樣的強力支援。
所以沈一貫原本想著,等林泰來到翰林院時,想辦法與林泰來拉關係。
按照過去慣例,林泰來肯定會來翰林院裝逼,到時候多配合著給林泰來一點虛榮,這關係不就好起來了嗎?
卻沒想到,林泰來這次一反常態,並沒有來翰林院刷存在,甚至連大門都不出。
有點按捺不住心裡的急切,沈一貫將周應秋和董其昌這兩個公認的林黨叫了過來,詢問道:“九元君為何閉門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