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其餘每年不過四十萬兩,貴國總該有能力支付了吧?”
德川家康只感到深深的無力,他完全沒有精神頭再繼續糾纏辯駁了。
這方案就相當於未來九年裡,要把本國最大銀礦石見銀山的一半的產量送給大明。
小西行長又對德川家康勸道:“大納言!天帥不可能再讓步了,能勸到三百萬已經是我盡最大努力的結果了。
況且賠償又不用你自掏腰包,何必再堅持不鬆口?”
“天帥掠奪的手法實在兇狠。”德川家康忍不住吐槽說。
林泰來淡淡的回覆說:“大納言的言外之意莫非是不答應嗎?
請注意,我並不是與你商量,只是通知你而已。”
德川家康嘆口氣,低頭說:“我會轉告太閣。”
在倭國一方列席的淺野長政默默的想道,太閣派德川家康負責出面談判,也算“知人善任”了。
不是德川家康這樣的人,誰能有這種不停“唾面自乾”的精神?
對面的林天帥微微點頭說:“很好,我對大納言的識時務精神表示讚賞。
關於錢糧賠償就談到這裡,下面就再談談九州島的問題。
上次非正式會晤時,我提到過,要將九州島割讓給大明。”
德川家康反應激烈的說:“這是萬萬不可能,我國寧可再血戰到底,也不可能答應割讓九州島!”
賠錢就罷了,不管賠多少在明面上也只是數字,但如果把整個九州割讓出去,那他德川家康在太閣面前就別想活著了。
林泰來質問道:“那我大明的訴求如何解決?九州島上倭人多年來一直禍害我大明,我大明必須要斷絕根源!
何況貴國將來要分期十年支付賠償,我大明也需要就近監督貴國,以保證順利得到賠償,阻止貴國反悔!”
德川家康又說:“明軍從未到過九州島,就想把九州島割走,不嫌過分麼?”
林泰來不屑的說:“九州島距離釜山這麼近,如果想踏足九州島還不簡單?
等我天兵困死釜山地面這七萬多倭軍,自然就能跨海前往九州。”
而後德川家康也不分辨,直接擺爛了,“如果閣下一定要強迫我答應割讓九州島,請先在這裡殺了我!”
林泰來:“.”
原來你德川家康的心理素質也就這樣!這才拉扯了幾個回合,就開始撒潑打滾了?
“不至於!不至於!”又是小西行長跳了出來打圓場,“割讓九州島實在太過嚴重,就算是以太閣之威信也不敢答應,天帥就不要難為德川大納言了。”
林泰來便對德川家康說:“既然你們堅決不肯割讓,那就變通一下,讓小西行長做箇中間人。”
德川家康沒有聽明白,什麼中間人?
林天帥說:“我大明可以不割走整個九州島,但要九州島西半部的肥前、肥後、筑前、筑後四國都封給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既是你們倭國的大名領主,同時又要接受我大明的冊封。
有小西行長坐鎮西九州,我們大明才肯放心,這就是我的變通之法。”
這個方案還是把德川家康震了震,雖然德川家康今天已經震麻木了,但沒想到天帥總是能拿出新花樣。
德川家康在心裡算了算,肥前國石高三十二萬,肥後國石高三十四萬,筑前國石高三十三萬,筑後國石高二十六萬,粗略加起來約有一百二十五萬石!
如果這四國封給一個人,這個人立刻就是全國前三級別的超級大名了!
雖然不如將九州割讓給大明驚悚,但對國內局勢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們德川家的地位!
雖然一百二十五萬石明面上只有德川家石高的一半,但眾所周知,九州的大名實力可不僅僅是看石高,還有海貿收入!
想到這裡,德川家康看向小西行長,卻見小西行長呼吸急促,已經激動的臉色發紅。
可以理解,真要是將西九州四國領地搞到手,小西行長就將從一位小型大名一躍成為日本最頂層的人物。
到了這時候,德川家康哪裡還能看不出來,小西行長肯定已經完全投靠林天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