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再派小西行長過去,會被倭軍忽視使者身份,直接當成叛徒砍了。
次日沈惟敬領命而去,前往釜山去見德川家康。
站在德川家康面前,沈惟敬直接問道:“你們還有多少軍糧?”
德川家康反問道說:“你作為使者,這樣發問不感到冒犯和失禮嗎?”
沈惟敬答話道:“我只是想知道,大納言你還有多少時間來自救。否則大限一到,只能玉石俱焚了。”
德川家康不悅的說:“如果你是為勸降而來,那就請回,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沈惟敬又道:“如今其實勝負已定,再打也只是徒勞而已,所以你們全軍的出路肯定不在於戰。
不妨做好以談判解決問題的準備,說不定還能找到一條生路。
只要能答應天帥的條件,那也不一定只有投降才是生路。”
德川家康沉思良久後說:“此事需要向太閣報告,經太閣同意才可談判。”
沈惟敬答覆說:“此乃應有之義,我大明水師可以放行一艘倭船回國。”
然後德川家康說:“我不相信你們這些使者的花言巧語,所以我要親自會見林經略。
直接從林經略口中得知確定資訊,然後再向太閣報告。”
可能是上次被小西行長搞出了心理陰影,德川家康現在對於在中間傳話的使者失去了信任,決定去除“中間商”賺差價,直接和天帥本人談談。
不過沈惟敬對此挺無語的,倒不是說德川家康不配,從身份上來說,德川家康和林天帥能算是對等的。
但是,德川家康你確定見了林天帥後,不會產生更大的心理陰影?
你怎麼會以為,天帥比使者更“好說話”?
最後沈惟敬答應了說:“在下可以向天帥轉達大納言的請求,想必天帥也不至於拒絕會見。
不過大納言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值,也許你會發現,還是和使者打交道更愜意,還是在下更為親和。”
而後沈惟敬又帶著德川家康的請求,回到經略幕府行轅。
經過商議後,林天帥與德川家康三日後在金海城外三里地方會見。
這是德川家康第一次親眼見到傳說中的大明天帥,自己舉起手的高度似乎也不如對方的純身高。站在一起時,自己全身都被籠罩在了對方的陰影中。
於是德川家康徹底理解了,為什麼加藤清正三拳被打死,為什麼本多忠勝、井伊直政一個照面就被生擒。
不過德川家康的心態很穩,沒有完全被震懾住。因為他見過太多比自己強的人了,早就被磨礪的沒有脾氣了。
所以德川家康還能流利的說話:“聽聞閣下有議和之意”
林天帥立刻打斷了德川家康,不客氣的說:“你要搞清楚一點,這絕對不是議和,你們沒有資格議和。
要談問題只有一個,你們能用什麼條件來買回自己的性命。”
德川家康也沒在文字遊戲上較真,很務實的問道:“閣下有什麼條件?”
林天帥開口道:“第一個最基礎的條件就是,倭國支付給我大明三百萬石米作為賠償!”
德川家康愣住了,他本來有預感林天帥會獅子大開口,但還是沒想到開這麼大!
德川家康回過神來後,問道:“這個石,是你們大明的石?”
林天帥理所當然的說:“為了讓你們方便統計,當然是用你們倭國度量衡了!所以這裡用的石是你們倭石!”
一倭石大米重量可能是明石的一點五倍.傻子這時才用明石。
德川大納言被幹沉默了,倭國名義總石高大約在一千八百萬多,加上被隱瞞的實際在兩千萬多。
三百萬石大米,約等於倭國全國年產量的七分之一,這怎麼可能賠的起?
德川家康無奈的說:“閣下說出這樣的數字,實在是毫無誠意。”
林天帥冷哼道:“難道你以為本帥是信口開河?賠償三百萬石這個數字,是經過精心計算才得到的,完全有理有據!
如果不信,本帥現在就可以與你對對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