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尹卓然在大明京師動輒像個小丑,但在朝鮮國卻是準“戶部尚書”。
尹卓然忽然問道:“實話實說,如今你以什麼職務判事最有效果?最為管用?”
柳成龍有點支支吾吾的答道:“為了便利,一般用平安道維持會會長這個身份。”
拜倭亂所賜,全境八道基本都淪陷了,地方官死的死逃得逃,官府幾乎全部被摧毀。
但天兵收復失地後,在天帥的指示下,以什麼“戰時機制”為理由,各地原有官府通通不予恢復,只成立了一個個維持會。
道有本道維持會,府有本府維持會,州郡也有本州郡的維持會。所有郡級以上維持會的正副會長,都要經過天帥審批。
經過將近兩個月折騰,如今在北三道,維持會也漸成完整體系了。
這種局面下,他柳成龍也很無奈啊,只能使用“平安道維持會會長”這個名義才好辦事。
不然的話,其他官職根本就沒有可對應的下級,只能是一個空頭職位。
“哈哈哈哈!”尹卓然癲狂的大笑了幾聲,“那你的右議政、三道體察使、都督諸軍事等一大堆李朝官職又有什麼卵子用?”
柳成龍被擠兌得臉色通紅,又無法反駁,乾脆扭頭就走了。
但在他的內心裡,又有點羨慕尹卓然的念頭通達。
只有這種找到一個方向就矇眼狂奔的二傻子,才能如此灑脫吧?
不像他一邊既想要忠君品格,一邊又不得不順從天帥,只能活的糾結而痛苦。
忽然又聽到尹卓然在背後問道:“我們北人黨的鄭仁弘在哪裡?聽說他帶著平安道的忠義救國軍?”
柳成龍頭也不回的答道:“不清楚!近日沒看見過他!”
尹卓然從順安離開後,繞過平壤城,繼續驅馳五百來里路,又穿過黃海道,就抵達了開城。
這裡是前朝數百年故都開京,也是當今朝鮮國三京之一,別稱松京。
但是現在,這裡則是大明天帥林經略公的駐節地,而經略幕府具體設在城內的成均館(朝鮮國小朝廷的學校機構)。
沒別的原因,就是成均館佔地面積最大,擁有房屋二百多間,足夠讓經略幕府所有隨員和親衛標營一千多人住下。
尹卓然到了開城後,就被直接帶到了成均館,又被在幕府地位水漲船高的崔五魁迎接進去。
崔五魁是大明朝廷的朝鮮語專家,經常參與朝鮮國事務,而尹卓然兩次充當朝天使,兩人在京師自然也是打過交道的老相識了。
看著崔五魁意氣風發的模樣,以及其他隨員、書辦、兵將對崔五魁的恭敬態度,尹卓然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崔五魁在幕府混得非常不錯。
對此尹卓然心裡暗自嘀咕,以前也沒看出崔五魁有多大才能啊,也不知道怎麼就風生水起了。
林經略公為人挑剔,很難伺候,崔五魁怎麼就入了經略公的法眼?
兩人沿著甬道邊走邊閒談,崔五魁鄭重提醒道:“你們朝鮮人見到經略公,最好敬稱為天帥。
雖然這並不是經略公要求的,但卻是我個人一點友善的建議,希望你也能珍惜我的友善。”
尹卓然:“.”
忽然懂了,為什麼崔五魁能混得好了。
在年輕的時候,尹卓然在成均館遊過學,如今故地重遊,不由得生出物是人非之感。
正當連連感慨的時候,尹卓然突然就看到在寬闊的明倫堂前,林經略公.啊不,林天帥坐在臺階上。
在明倫堂前的空地則有幾百名孩童,年齡大小不一,熙熙攘攘站在天帥面前。
而林天帥笑眯眯的,信手從旁邊的竹籠裡面抓出果脯,挨次送給眼前的孩童們,數百名孩童每人五顆。
這完全意想不到的畫風,讓尹卓然有點恍恍惚惚。
在倭寇嘴裡殺人如麻、吃人喝血的血魔王,在這一刻竟然有著些許的和藹可親。
崔五魁扔下尹卓然,一個箭步衝上去,用朝鮮語叫道:“此乃三千里外大明京師皇宮所制果脯,本為皇帝陛下賞賜天帥之吃食,天帥願將這等福氣傳給孩兒們!”
等孩童們散去後,林天帥拍了拍手掌,大步朝著尹卓然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