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只可意會不便明說的微妙情緒,在閣老們心裡油然而生。
先前申時行時代,你林泰來為什麼從來不到文淵閣拜訪?
那時你林泰來是不是心態上覺得位居人下、低人一等,不好意思或者說自認不配到文淵閣拜訪?
而現在內閣換成了他們幾個,你林泰來就敢大搖大擺的來做客了?
你這是看不起誰呢?你是不是心態上覺得與內閣可以彼此對等了?
閣老們心裡有點不爽,但也沒什麼辦法,他們哪有申時行時代的底氣和硬氣?
大學士身份尊貴,出迎是不可能出迎的,大家就坐在中堂裡等候。
林泰來進了院落後,跟看景似的在文淵閣以及後來增建的東捲棚、東閣外面轉了一圈,然後才走進文淵閣中堂。
四輔張位忍不住說:“怎麼在外面看了半天?要過過眼癮麼?”
林泰來卻有點多愁善感,嘆息道:“時隔不知多少年,故地重遊恍然如夢,能看到文淵閣還在文華殿之南,真好。”
眾閣佬一臉懵逼,在座都是天下最頂級的文化人,怎麼就不明白這話的意思?聽起來怎麼神神叨叨的?
好像你林泰來前生前世就來過文淵閣似的,難道你還能是哪個前輩大學士投胎轉世?
在歷史上的明代,文淵閣地點在文華殿之南,與文華殿隔路相對,是內閣辦公地點。
但到了你大清時,文淵閣被移建到了文華殿北邊,成為文華殿的附屬建築。
林泰來上輩子去故宮參觀時,所看到的就是這個格局,明代版本文淵閣早已消失不見。
所以今天林泰來重新來到大明版本的文淵閣,才會有所感慨。
首輔趙志皋招呼著林泰來說:“坐下說話!”
坐下寒暄了幾句,林泰來主動說起了剛才廷議的事情。
等說完後,林泰來又道:“最遲明天,諸位閣老便能看到正式的奏報。在此之餘,我想著重強調幾句。
出兵朝鮮國事關重大,涉及甚廣,預計出動兵力十萬,費銀百萬。
肯定是一項規模龐大、極為複雜的事務,我大明絕對不能輸。
故而我希望中樞諸公能顧全大局、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戰爭。”
說到這裡,林泰來看向三輔李春,繼續說:“不要礙於黨爭門戶之見,做那親者痛仇者快、使絆子拖後腿之事。”
李春:“.”
你要說就說,看著我作甚?
而後林泰來又盯著四輔張位,淡淡的說:“也不要過於貪功,總想表現自己,從而剛愎自用,不識大體,敗壞全域性。”
張位冷哼道:“原來林九元來造訪,是為了指教內閣如何辦差來的。”
林泰來回應說:“我只是從實力地位出發,同諸公進行坦率的談話。”
閣老們自重身份,都不想和林九元辯論什麼。
張位不耐煩的問道:“你還有其他事情麼?”
這意思就是要送客了,你嗶嗶完就走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