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從未見閣下在經義學術方面有任何建樹,也未在經義學術的研習宣揚上做出表率。
反而只聽說過,閣下有朝堂頭號《金瓶梅》專家的名號,難道這還不說明問題?
說起來在下先前認為,《西廂記》、《水滸傳》才是古今至文.
但聽了閣下事蹟後,忍不住去看了看《金瓶梅》,嘿嘿嘿,以後可以與西廂、水滸並列為三大好文了。”
林泰來啞口無言,只能說不要小看了真正的聰明人。
算了,不計較了!真沒得選,當今天下只有這麼一個人適合去橫塘學院講學。
“你真考慮好了?願意離開湖北去蘇州?”林泰來問道。
李贄答道:“方伯劉公縱然可以庇護在下一時,但劉公又不可能一直在這裡任官。等到劉公去時,在下又何以在此容身?
而閣下乃蘇州本土強豪,樹大根深無可動搖,自然還是在蘇州比較安穩。”
林泰來點頭道:“我在蘇州建了一所橫塘學院,招收貧家子弟學習技藝,但從不教導四書五經。
不過人總是要有思想的,又不能一直什麼都不教,如今就拜託你了!”
李贄聞言便起身,肅容長揖道:“如今方才可信,九元君真乃同道人也。”
搞定了李贄後,舟車勞頓又連番應酬的林泰來本想歇兩天,安安靜靜的養養精神。
忽然又見巡撫秦耀親自登門,說是請林泰來同遊黃鶴樓。
還說林九元作為文壇盟主,有責任代表文壇考察和指導黃鶴樓的修繕工作。
看在秦巡撫如此殷勤的面上,林泰來也就應邀同往漢陽門附近的黃鶴樓。
其實他也好奇,這時代的黃鶴樓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要知道,黃鶴樓是屢毀屢修的,每次都不一樣,有句老話叫“國運昌則樓運盛”。
當林泰來拾階而上,到了樓門前時,卻見左右各立著石碑。
左邊的石碑上刻著:“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右邊的石碑上刻著:“李白騎鯨天上去,獨留飛閣切昭回。百代光陰悲過客,五陵煙月憶仙才。
簷前岱嶽連遼海,窗裡中原入楚臺。鳷觀龍宮回首盡,浮雲休擬日邊來。”
林泰來一時間愣住了,這兩篇都是自己過去發表的作品。
但是,但是,這兩篇七律和黃鶴樓有什麼關係啊?
秦巡撫的幕僚施綸非常專業的點評道:“九元公的大作放在這裡,非常應景!
你看,意氣高於百尺樓、窗裡中原入楚臺這些句子,放在黃鶴樓也完全沒毛病!
李白騎鯨天上去這句,也切合了黃鶴樓文化!畢竟李白和崔顥就是黃鶴樓的兩大名片!”
縱然林泰來算得上見多識廣,此時也被震驚的失語。
這兩三天你們察院是不是以“樓”為關鍵字,把自己的詩集全部檢索了一遍?而且還找了不知多少刻工連夜刻碑?
秦巡撫懇切的說:“楚地士子一致認為,當代只有詩宗九元公的大作才能配得上黃鶴樓!”
面對權力的小小任性,遊客林泰來心情複雜,無奈道:“我還是新寫兩筆吧,免得被人譏諷江郎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