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璠問道:“那你說此事怎麼解決?”
林二爺咬牙道:“你們不用管了!我們林家自然有老辦法!”
徐璠沒有再細問,起身就走。別的人同樣裝著什麼都不知道,紛紛準備離開。
林太僕你要是能擺平林九元,大家樂見其成,你要是擺不平,那就再說。
對於林二爺所說的“老辦法”,大家都能猜出幾分,畢竟都是地方大戶豪強,有很多共同思維。
現在可是農閒時候,聚集起一兩千、兩三千依附於本家的佃戶莊丁,並不是什麼難事。
砸個衙門,攻打縣獄,也不是什麼不能做的事情。
激起民憤引發民變,這不是新鮮事,隔壁蘇州府近幾年都發生過很多次了!
只有宅心仁厚的馮時可勸了幾句,但林二爺並沒有領情,反而對馮時可說:
“知道馮兄你與那林九元交情好,但我們的動作並不怕被林九元知曉!
如果林九元不想失控,就主動從縣獄離開,別在那裝著受委屈了,回蘇州府去!”
林二爺的算盤大致就是這樣,如果林九元害怕,主動跑了,那就戳破了受屈坐牢的謊言。
如果林九元膽子大還不走,那就直接綁了當人質。
被激怒的亂民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連巡撫都敢圍攻,更別說一個林九元了!
畢竟這裡是松江府,不是蘇州府,利用主場優勢是每一個豪強都必備的素養!
馮時可並不願意看到林泰來和本地鄉親衝突升級,便把林太僕家召集人手的訊息告知了林泰來。
他本意是想著,勸林泰來“暫避鋒芒”,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但他沒想到,林泰來依然住在縣獄裡不出來,彷彿完全不認為縣獄是客場死地。
熟悉江南地區的都知道,由於人口太稠密,很多地方城裡城外連為一體,城防變得幾乎沒有。
數日後,出現了兩三千人聚集在縣衙左近的街道上,高喊著驅逐九元賊的口號。
不知道是誰發了號令,這兩三千人一起衝向了縣衙西邊的縣獄。
在大明的地方生態中,一般情況下那些隸屬於官府的衙役、民壯,亦或是本地的衛所駐兵,是不敢當場對這樣的“亂民”動手的。
除非得到了來自上級的死命令,必須嚴厲鎮壓。
亂民並不可怕,能組織起起亂民的人才讓衙役、民壯、駐兵害怕的。
這次也沒例外,兩三千亂民一口氣衝過了縣衙前院,來到了西邊縣獄大門外。
因為性質的特殊,縣獄的外牆比普通牆壁更高更堅韌,防禦力更強。
亂民衝過來後,一時間無法翻牆,也沒能破開大門,攻勢出現了短暫的停滯。
隨即在有心人的指揮下,開始有人抬著準備好的梯子,往外牆上架起。
就在這時候,只聽到縣獄裡面一通鼓響,然後牆頭上出現了一排身穿紅胖襖的軍士。
每名軍士手裡都舉著弓弩,然後毫不留情的射向外面。
因為外面人群太密集了,根本不用瞄準,一時間亂箭飛舞,中箭人此起彼伏。
這些亂民本就是由農閒的農民聚集起來的,對這種情況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在大多數人心裡,就是跟著大夥過來鬧一鬧,真沒想到會被毫不留情的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