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算違心,但凡還有點追求,還想衝擊鄉試的,都不會願意去國子監混監生出身。
等其他人表態完畢,最後只剩下了入學時間最短的轉學二人組。
林大官人對二人笑道:“真是巧了,排在你們前面的九十多個前輩都不想去國子監。
按照順序,現在兩個名額正好可以留給你們,如果你們也不願意去,那就浪費了。”
轉學二人組這才明白,林泰來所說的出路原來就是這個。
竟然硬生生的阻止了九十多個人,又把入監名額硬生生的塞給順位最低的他們二人。
又聽到林泰來說:“其實國子監也有鄉試名額,選拔若干若干監生參加北直隸鄉試,就是很不容易取得機會。
但是我相信,你們的好岳父、好父親一定會有辦法,讓你們到了國子監後,也能參加北直隸鄉試。
唯一可惜的是,你們大概趕不上明年鄉試了,還要多等三年,不能和我們同屆參加鄉試。
現在你們回答我,去還是不去?”
王衡咬著牙回答說:“去!”
他們轉學二人組已經在府學陷入了絕境,一次又一次的看著自己文卷被判成六等。
先前是沒地方去,所以只能硬挺著,但凡有個地方能接收他們,也不會留在府學受羞辱。
去國子監也好,至少那裡沒有林泰來!
晚三年參加鄉試也無所謂,反正在府學耗下去,回回都是六等,一樣參加不了這科鄉試!
於是在這個月,轉學二人組就從府學消失了,府學又恢復了平靜。
把兩個“搶資源”的人打發走,林大官人就琢磨著,申首輔應該明白自己心意了。
這科鄉試加會試,首輔全部資源力保的人只能有一個,就是他林泰來!
萬曆十五年是個沒多少大事發生的年份,如果評選當年年度大事件,可能就是蘇州民變了。
在林大官人的備考中,慢慢的時間就到了年底。
範娘子掌控的新吳聯加盟堂口達到十三個,地域擴充套件到長洲縣、吳江縣。
直屬地盤二十多個都,直接控制錢糧佔到全蘇州府的十分之一,全天下的百分之一,以及漕糧徵收額度的五十分之一。
工業園區織機數量達到八百張,低於林大官人指定的一千張計劃;新建房屋卻多達六千多間,超過了林大官人的規劃進度,讓林大官人大罵娘希匹。
更不利的訊息是,忍無可忍的織業公所將城裡織工日薪提高到六分,對於工業園區招工造成了一定妨礙。
經過府衙督促施工,新修了連線胥江和吳淞江之間的水路,黃五孃的水運業務擴充套件到吳淞江,深入吳江縣。
吳縣和長洲縣的濟農倉合併後,命名為姑蘇濟農倉,秋收新糧入庫後,存糧已達十五萬石。
當然站在後世角度來看,最大的經濟新聞就是,一個被命名為新吳銀行的店面在南濠街開業,只是時人大都不懂這是幹什麼的。
沒啥可寫了,直接準備開科舉副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