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署收到了紅票,過幾天新知府來上任了,咱們蘇州衛也得出個人,去楓橋迎接。”李指揮問道,“你想去麼?”
林大官人答道:“這什麼迎接我就不去了,我正準備帶隊督運第一批漕糧,前往揚州水次倉。”
李指揮使屈尊來訪,當然也不只是為了問這麼小事,又說:“聽說這個新來的新知府石崑玉名氣很大啊,號稱清譽滿天下,廉介剛正到人稱石剛峰。”
都知道海瑞號剛峰,石剛峰這個外號的意思差不多就相當於“小海瑞”了。
“林千戶你怎麼看?”李指揮又問道,其實就是探口風來了。
林大官人蹙眉稍加思索後,嘆口氣說:“先前我還想萬曆十五年大概會很平靜,結果又來了這些玩意,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李指揮使是一個對官場很通透的人物,但硬是聽不懂林大官人這段話的含義。
也不能怪李指揮不聰明,如果沒站在穿越者的維度,是真理解不了的。
李指揮只能從“這些玩意”這個稱呼,揣摩出了林大官人對新來知府的鄙夷。
不是林大官人故作高深,而是根本說不清楚,完全沒法明白說出來。
新來知府石崑玉這個人在後世名氣不大,也沒什麼特別的政績,但是在歷史上,他和申首輔辭官有著直接關聯。
原本歷史上的萬曆十九年,首輔申時行辭官,其中原因非常複雜,甚至可以說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申時行自己都不想繼續幹了。
而申時行辭官的直接導火索事件,就是當時的江南巡撫構陷蘇州知府,引發朝野公憤。
這件事相當於壓垮申時行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申時行在被圍攻之下,徹底心灰意懶萌生去意。
而石崑玉就是事件的主角之一,當時他正是蘇州府知府,表面上被誣陷的那個。
在林大官人陰謀論眼光裡,這起事件充滿著很多詭異之處,更像是一個某勢力針對申首輔的、自導自演的陰謀。
所以看到石崑玉這個名字,林大官人和別人的感觸當然不一樣。
別人最多感慨,這個石崑玉肯定關係很硬,居然能把上任不到一年的鐘知府擠走。
或者感慨,這位石崑玉官聲主打剛正廉介,以後違法犯紀的事情不好做了。
而林大官人心裡,石崑玉三個字是和陰謀劃等號的,還是針對申首輔的陰謀。
林大官人也沒想到,石崑玉比原本歷史提前了三年來到蘇州府上任。
想到這裡,林大官人也不由得猜測起來,難道這就是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
讓某勢力已經忍無可忍,提前了三年發動陰謀?
李指揮今天像個好奇寶寶,不厭其煩的問著問題:“這位石知府到底是哪邊的人啊?”
林大官人無語,“李長官別裝傻了,不信你看不出來。”
一個官聲清譽莫名其妙非常響亮,又說不出有什麼實際政績,然後還有“小海瑞”這種外號進行炒作的官員,還能是哪邊勢力的?
先求月票啊,等我再完善一下階段構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