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都是上了幾年學能脫口而出國法律令的人,默默的在心裡一一對應著解讀。
半晌,有人向學霸求解惑:
“謀反、謀大逆和謀叛好理解,就是咱們的叛國罪唄,到哪兒都是掉腦袋的大罪!不孝都有些什麼說法,怎就成了十惡之重罪呢?”
學霸解釋道:
“不孝就字面意思,和我們新南越國大差不離!不外乎不聽爹孃勸解、不敬重爹孃,打罵爹孃或不贍養之類的。”
有人甕聲甕氣的問:“打罵爹孃是不孝重罪,那爹孃打罵子女該當如何?”
學霸:“前幾日,我聽說了一個案子,今晚說與你們聽一聽!
有一個當阿爹的下工回家,讓兒子給他端茶。茶水遞上去,當爹的嫌兒子端來的茶水燙,要打兒子,兒子跑了。
他爹追趕,在追的過程中自己絆倒在地摔死了。最後,衙門就用了‘不孝’罪,判了這個兒子殺頭!”
眾人:好一個不孝,好一個無語子!
學霸接著說:
“唐律中比較特別的是,做晚輩的告發父母是不孝!在服喪期間,未經長輩同意就擅自成親的,也是不孝。”
有人很是不服氣:“爹孃要是打得太狠,子女受重傷了也不能向衙門狀告麼?”
學霸點頭:“自然是可以的,不過,子女要告發的爹孃,進衙門後,先要打四十大板!
在訴訟過程中,如果爹孃反訴子女,能證明其忤逆不孝的,子女在傷勢不嚴重的情況下,父母可免責。
傷勢過重致死的,最多判有期徒刑一到兩年。”
所有人不由得,都狠吸了一個冷氣!
天了嚕,在大唐做晚輩的可真是不容易!
一個不孝的罪名扣在腦袋上,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想想他們之前在家,動不動就與爹孃拌嘴的日子。
擱在大唐,會不會被鄰居舉報啊?
大熱的天,不少人在被窩裡直打哆嗦了。
心裡暗下決定,回國後,被阿孃追著打的時候,一定要跑慢一些,還要讓她注意腳下。
學霸同嘆氣:
“在大唐以孝治國,以孝當道!但在婚姻生活中,過得更難的還是婦人!
根據唐律,丈夫家暴打傷妻子的,只按照毆打旁人減兩等治罪,如果致死,才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