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話說得非常好,漢武帝、隋武帝之所將繁榮盛世打窮,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戰爭的真諦。而朕懂了,所以越打越富。”
楊侗好笑的看著一邊的楊廣,繼續說道:“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需要幾十萬名民夫搬運糧食,一石糧食到達戰場頂多只剩下一斗,若是戰爭發生在偏遠之處,連一斗都不足,另外九鬥被民夫吃了,如果被敵人斷了糧道,甚至全軍斷糧,被敵人殲滅個乾淨,這樣一來,損失的不僅是軍隊、糧食,還有幾十萬人民夫誤了農時,幾場仗下來,國庫空了,百姓又因為搬運糧食,使田園荒蕪,繳不上稅賦,但歷朝歷代皇帝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管照田收稅,根本沒有想到百姓脫離了田地,無糧產出,如果下面又有貪官汙吏中飽私囊,百姓自然就沒有有活路,造反還有條生路,不選擇必死無疑,因此只能鋌而走險。”
“而朕打仗,始終將戰爭開銷轉嫁到敵人身上,國庫不但不會空虛,反而獲利無數;百姓也不用多交一斗米,反而因為大勝之中獲得朝廷贈送的牛馬,從此過上好日子,他們不會反對戰爭。如果戰爭不是為了佔領對方的領土,就要對它進行嚴酷剝削,以敵之財養己方之軍民!突厥如此、吐谷渾如此,倭國亦然。”
“朕以為‘國雖大好戰必亡’指的主要是民生、錢糧方面,與軍隊和戰爭的本身並不大。如果戰爭不能獲得戰後紅利,那就變得毫無意義。簡而言之,戰爭跟經商差不多,你不賺就得虧本。而朕運氣好,這些年從來沒虧本過。”楊侗很是得瑟的說道。
全場頓時安靜了。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向來以禮儀之邦自詡,講究以理服人。而楊侗的話,無疑是有些離經叛道!
但這是隋朝,一個深受胡人思想灌輸的時代,他的話引起了其他人強烈共鳴。
“聖上所言極是,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該以鐵血雄師來教化他們。”
“這些蠻夷,一向視我中原人為肥羊,一旦中原勢衰,邊境百姓面臨的就是悲慘的荼毒。”
“對蠻夷,我們不能再犯以前的錯,決不能對他們心慈手軟!”
“……”
“今天這些話,若是落到一幫偽儒耳中,定會說我大隋窮兵黷武。”說這話的孔穎達很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超然與灑脫,他信奉的是真正的儒學,奉行的策略是包容一切、吸納一切,相容幷蓄砥礪前行不說,還允許農學、算學、工學、醫家、兵學等等學說存在,算是一個異類。
楊侗哈哈一笑:“邊疆長城是進攻的後盾,是在保證己方百姓不受襲擾的前提下,無後顧之憂的縱兵域外,決不是關押大隋君臣的牢籠。我大隋絕不能固步自封,舉國上下要始終懷有進攻之志,打垮了突厥、高句麗,還有西域諸國,西域之外還有很多國家,我們知道東方的大海之中有倭國…誰又知道倭國之東還有什麼國家,大隋之南是林邑,林邑之南誰又知道有何國家?西南方向有天竺,之後又有什麼國家?現在誰都不知道,只有一一征服、一一見證,才能見識到全新的一方天地,所以,武將絕對不會陷入站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無仗可打的窘境。”
“好!”
全場發出一陣鬨動。
楊廣亦是悚然一驚,侗兒今天這些說得相當好,眼界之寬,比所有臣民都要長遠啊!
何止是臣民?
即便是他楊廣,以前不也是被當時的繁華迷失得沾沾自喜了嗎?若非尚有門閥世家擋在大隋傳承的道路上,需要他去將鬥垮,恐怕他也會心滿意足的自我關閉在紫微城中舞文弄墨的享樂帝王人生了。
正在楊廣感慨萬端之時,只聽楊侗聲音再次響起,“孟子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我們作為大隋這艘大船的舵手,萬不能舉步不前,請諸君務必以身作則,永遠保持銳意進取之心,傾力打造震古鑠今的赫赫帝國,讓我君臣之名流傳萬世!”
武將們只聽得熱血沸騰,只覺得一股熱血自心底湧起,直衝腦際!滿臉狂熱的望著神采飛揚的楊侗,
高吼道
“大隋流傳萬世!”
“大隋流傳萬世!”
“……”
楊侗帶著文武百官參觀金銀塔,且說這麼多話,絕非無因。朝中大將都以為來年是統一之年,個個都想參與這場‘最後戰役’,執此心態的將軍們一旦到了戰場之上,會有著用一場輝煌戰績來當自己武將生涯中的‘謝幕’之作的心思,從而犯了貪功冒進、輕敵大意之大忌,他們為了取得區域性的個人功勞不顧全域性,讓友軍和朝廷為他的行動負責,結果自然得不償失。
而沒有參戰的人,心裡更加不好受。
他將這些人帶到這裡,一是讓大家知道大隋統一天下只是起點,而不結束,以後,有的是立功的機會,沒必要爭一朝一夕之功;二是灌輸大隋所佔之地並不是天下最富饒的概念,讓他們知道大隋之外遍地黃金,培養起大家獵奇探索之心,以使子孫後世的目光瞄向外面,而不是始終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待到場面平靜下來。
楊侗指著身邊一座金塔說道:“世人常常追求十全十美,然而從來沒有人能夠得到,‘九’乃是數之極,朕有九塔足矣,若是過於貪心,恐遭天妒。朕便將十中之一賜予諸卿!”
眾人都是震驚的看向楊侗。皇帝深諳刑賞之道,賞罰分明、施恩有度!他這一開口,就是把一座金塔賜了出去,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賞磚板一塊,以作一年辛苦之嘉獎!”楊侗笑著說道,“諸位拿回去當戒尺,哪個孩子不聽話,賞他幾磚板。”
“謝聖上!”
眾臣躬身一拜。
“塔擺得好,朕見到了!”楊侗看向一邊的老宦官楊朝,說道:“除了這一座金塔,餘者都收入內藏庫,修羅衛幫忙。”
“喏!”
陰明月和楊朝躬身領命。
“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