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樓那邊獨立出來一個火鍋部,各項準備如火如荼,黃昏和卞玉樓又去實地考察,買了一座院子暫時作為時代餐飲的總部。
併成立部門,在全國招聘名廚,集中資源完善改進各大菜系。
既然要做餐飲,食材運輸的個嚴重問題,所以黃昏開始思考如何製冰。
現在的冰塊,都是冬天存下來夏天降溫用,若是用來保險運輸食材,成本太高,所以還需想辦法把製冰這個環節解決。
還有個問題。
吃火鍋肯定要晚上更哈皮,所以得想辦法解決宵禁這個問題。
至少應天要取消宵禁。
這不是個小事,恐怕又得和朝臣們爭論,然後還得說服朱棣,要不然解除宵禁想都別想,而解除宵禁的話,全城電網的事情也得加快進度。
所以工業的發展是成體系的,單獨一個點一個面的發展,最終都會被桎梏。
這幾日因為這些事,黃昏忙得暈頭轉向。
然而遇著瓶頸了。
製冰的話,需要用到硝石,而硝石又是製作火藥的重要材料,大明目前的開採礦產能力應付軍器院的使用已經捉襟見肘,屬於軍需品,黃昏拿不到。
所以製冰一事必須緩下來,加大硝石的開採後,再去找朱棣要這個榷條。
也就是說,要發展這一產業,需要採礦業的發展。
那沒辦法了。
開整吧。
這事涉及到工部,黃昏上了封摺子給朱棣,請求在交趾、八百大甸和大明境內加大開採力度,以確保在十數年內,讓大明雄師全部配備火器。
朱棣也吃到了火器的甜頭,於是下旨工部,加大開採力度,但是工部那邊叫窮,說沒錢沒人,難得參加一次大朝會的黃昏見狀,多了個心思。
國家開採是一方面,貌似時代商行也可以摻和一腳嘛,可以擴大產能。
那就用錢從朱棣手上買礦!
這得尋找一個合適的契機給朱棣說,要不然朱棣又得懷疑黃昏的動機,吃喝不香了,所以這事急不來,黃昏索性去辦另外一件事。
當務之急:殺紀綱!
薛祿還有三天回來,北鎮撫司那邊因為南鎮撫司盯著的緣故,這幾日也很老實,倒是紀綱比較活躍,這幾日總是在朱棣面前說要嚴查交趾那邊的官員,擔心交趾官員和交趾的地方勢力勾結。
這分明是想動高賢寧!
朱棣倒還算清醒,沒有表態,只說再議。
……
……
夜幕昏黃。